企业心理学 | 野味饕餮,是「滋味」还是「知味道了」

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坊间有云「背朝天人可食」,「野味」更是一绝。从入门等级的山鸡、野兔到蛇、狼、豺、狍、狸,再到猴子脑、穿山甲,甚至千金难求的海豚、浣熊。若干年前被视为治病滋补偏方的野味,当接受度日渐提高,也就成了一种时尚。
若把吃野味的心态套用在企业管理,会出现哪些有趣的联想呢?!

层次需求 (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论理(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从基本需求一直往上推移,从第一层的生理需求开始,到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再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就这个理论来看,进食是人类的生理需求,但是吃
野味却已经超越了是否「需要吃」的阶段,而是追求一种满足感,吃得起、也敢吃,甚至把全过程拍照或摄影记录,上载到朋友圈里炫耀。所以,此举却更多倾向于满足高层次的需求,犹如在事业或职位上往上爬的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好奇心态 (Curiosity for Creativity)
即便坊间都默认野味带有许多病菌,但是还有部分的人抱着好奇心去尝试、去挑战,人云亦云导致无知,后果是无法预计的。盲拳可以打死老师傅,但是在打盲拳的时候,是否已经铺排好策略,能够把无法预知的后续事故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预计风险?还是出了这一拳,下一招到底要打在哪里还不知道?这种打一招算一招的套路固然能让对方看不透,但是,千万别把自己丢在云里雾里才好。

无法自拔 (Loyalty)
对于一些食客,野味只是尝鲜,有一些则是迷恋某些野味的味道。如何留住客户群?对上胃口就是关键。有一句微商业者常用的广告词:刚好你需要,刚好我有货。这就是对上胃口的例子。那么,如何让有需要的他们再刚好有需要的时候想起有货的你呢?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就是最好的保温,若能让他们成为你的朋友,甚至对你产生依赖就最好不过了。

独特定位 (Positioning)
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常常会陷入一个迷思,受困于所谓的框框条条,觉得某一些职位的特质就必须是一个既定的形象。所以,当组织里缺少了这一类型,唯有「以形补形」,吃猴脑补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另一个吃的原因是为了进补,然而,以形补形和进补是有差别的。进补是因为某种野味的功效,比如猫头鹰被视为可治哮喘,所以被哮喘病困扰的就跃跃一试。

定价策略 (Pricing Strategy)
物以稀为贵,野味不像一般随手可得的食材,所以价格偏高。许多食客沉醉于「吃得起」的优越感,把吃野味当作「高尚」的消费活动。但其定价来自于供求定律还是商家的手段?由于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够花费得起,某些商家特意把售价提高,让消费者将高价格联想为高品质。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能以价格来衡量,更多的时候,只是商家的一种销售手段,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

突围奇招 (Desperate measures for desperate times)
吃野味治病一说如非常时期用的非常法,即便只是坊间传说,效果无保证,但是到了药石无灵的时候,什么方法都要尝试。这种用奇兵突围的猎奇心态在企业管理里,无论是在用人或是策略上都会大派用场。当原有的团队再也变不成什么花招,那么,注入新血为企业带动改变和激发新思维;当日复一日的招数不再奏效,当企业到了无计可施之时,所有的偏方奇招就可能是救命丹,一试无妨。

复古循环 (Cycle of trend)
在资源短缺的远古时代,人们为求生存就地取材,别无他选的情况下「废柴」也得当「好柴」烧,为了果腹,树皮杂草都得往肚子里塞,更别说是猎食野味了。人类进化至今,早已脱离了以地为席的年代,但是,复古潮流一直在循环,将古早、正宗、情怀融入产品,让其更具「风味」。

就事论事 (Be Realistic)
野味和管理之间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然而,深入探讨,每个章节的特点环环相扣,彼此相互影响和辅助。建议逐一回答以下的问题,尝试草拟一张「独门偏方」。

  • 层次需求——商家需要满足的需求和欲望是什么?
  • 好奇心态——好奇杀死猫,却还是有人一头栽进去,视乎商家如何引导。
  • 无法自拔——如何让客户一而再、再而三?
  • 独特定位——卖点要集中客户的渴望「中心」,一个就够了。
  • 定价策略——有一种高尚,叫做「高攀不起」的优越感。
  • 突围奇招——无路可退和没什么可输的就是最好的理由。
  • 复古循环——有一种时尚不是过时了,而是进入了循环的流程。
  • 就事论事——若无法预计和掌控局面,只能随波逐流,随时准备搁浅。

回顾疫情爆发至今,疫苗还在研发中,这说明了什么?
站在企业的立场,多方尝试和挑战是开拓新疆土的途径之一。然而,需要考量的是,进可攻、退可守。任何策略的实践都必须就事论事、掌控管理、控制局面,在尝试和挑战的同时,确保能掌控和预计后续发展。除非是破釜沉舟,否则,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