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找到“对的人”:用麦穗哲理与邓巴数解锁中层管理者的选拔之道
在企业管理中,寻找合适的中层管理者常常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前不久,在一次咨询中,一位企业老板表达了他的困惑:他迫切需要一位能承担重大责任的中层管理者,但总是找不到心中理想的完美人选。面对这一持续的挑战,他开始思考一个激进的解决方案:让新生代入股,自己退居幕后。这一想法虽看似合理,却令我不禁担忧:这难道不是“斩脚趾避沙虫”的做法吗?于是,我引用了企业心理学中的两个理论,即“麦穗哲理”和“邓巴数”,引导他重新审视问题,找到更加可行的解决方案。
麦穗哲理: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对话录》中以挑选麦穗为喻,提出了经典的“麦穗哲理”。它描绘了一个人在田野中挑选最好的麦穗时,必须不断前进,而不能回头重新选择。这暗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犹豫或追求更好而错失了最合适的。虽然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使用“麦穗哲理”这个术语,但这一比喻后来被引申到管理学中,尤其适用于人才选拔,强调适时做出决策的重要性。
现代管理学将“麦穗哲理”引申为企业选拔人才时,不应仅追求最有经验或技能最强的人,而是要优先考虑那些符合企业文化和发展需求的候选人,尤其是中层管理者。除了具备管理能力外,他们与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的契合度更为重要。
我向这位企业老板解释,选人不能只看表面,一个技能卓越但与公司文化不符的人,可能会带来内耗或团队矛盾。找到那些既有能力又契合文化的“对的人”,不仅有助于减少冲突,还能提升团队凝聚力,推动企业长久发展。与其追求最“优秀”,不如选择最“适合”的,这才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
邓巴数:先知人,再善任
与此同时,我引用了邓巴数(Dunbar’s Number)来强化这一观点。邓巴数也称为150定律(Rule of 150),由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表示一个人能够有效维持的社交关系数量大约为150人。最初的研究背景是基于人类社会网络和亲密关系的数量上限,但这一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团队领导能力。
邓巴数提醒我们,中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出色的领导力,还需要在人际互动和团队建设中具备独特的能力。因为管理团队不仅仅是组织工作,更多是维持有效的社交关系,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因此,企业在选拔中层管理者时,除了关注他们的个人履历,还应深入评估他们在人际关系管理中的潜力。
这表明,中层管理者不仅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还需要能够在人际互动中化解矛盾,维持团队的协作精神。通过深入评估候选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企业能够更好地挑选出能够推动团队前进的领导者。
结合麦穗哲理与邓巴数:寻找最合适的管理者
通过结合“麦穗哲理”和“邓巴数”,企业在选拔中层管理者时可以采取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式。麦穗哲理强调候选人与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契合,帮助我们理解选人不仅仅是追求最“优秀”的人,更是找到最“适合”的人。邓巴数则提醒我们关注候选人在人际关系管理中的潜力,确保他们能有效地领导和维持团队的合作与和谐。
对于那位企业老板,我建议他不要急于将新生代推向前台,而应从培养和观察开始,评估他们的合适度。他可以从公司内部着手,识别哪些候选人与企业文化最为契合,并且能够在人际管理中展现出领导才能。寻找合适的中层管理者不仅是当前的紧迫需求,更是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投资。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时间,还可能对企业的稳定性和未来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稳固的中层,稳固的企业
企业的长期发展依赖于找到真正适合的人才。通过“麦穗哲理”和“邓巴数”的指导,企业可以避免盲目追求表面上的“最好”,转而寻找那些文化契合、具备人际关系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培养出稳定且具有成长潜力的管理团队,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中,依然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