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营养扫盲
作者:吴玉莲
你有日行万步的习惯吗? 这几年很多国家, 包括马来西亚都在提倡人民要多走路以维持健康的体魄。根据美国一项大型研究, 他们追踪226,899名成人, 长达7.1年后发现,每天只要多走500步,罹患心脏病、中风及心脏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7%;每多走1000步, 因各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辉降低20%。美国心脏协会在2022年发表了一项研究,此研究显示每天行走6,200, 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率可减少49%。 这些研究都证实了, 走路有助于心血管的健康。
脚是人体的第2颗心脏,多走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有助减少血栓的产生,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 走路时会释放出一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物质,可以改善脑部神经发炎,还可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走路的好处还包括了:
- 增加下肢肌肉量,预防肌少症
- 强化骨骼,肌肉与肌耐力
- 改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 训练心肺功能
- 预防或控制3高
- 增强免疫系统
- 提高新陈代谢,改善代谢综合症
走路虽然好处多, 但是我们也需走的正确, 走的妥当, 不然很容易弄巧反措,反而走出一堆问题。走路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几点:
- 年长者,尤其是有退化性关节炎的长辈, 每天可行走6000-7000步,刚开始时, 可分成2次走完,觉得疼痛就要停下, 循序渐进, 不可勉强。 健康成年人则可一次性走完6000-1万步。
有关节炎或膝盖会偶尔会疼痛的朋友, 建议可食用一些消炎止痛,帮助软骨重生的保健品如鱼油, 姜黄素, 软骨素, 二型胶原蛋白等。 每天行走在配合保健品, 软骨组织重建的速度, 比只服用保健品来的快。
- 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快走姿势应眼睛直视前方,将背挺直,腹部收紧,双手微弯配合步伐摆动。
- 在走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频率,才能提高心肺功能、达到提升新陈代谢,燃脂效果。一般来说,男生每分钟大约90~130步,女生大约每分钟80~120步, 走到微喘, 效果最佳。
- 小腹婆, 小腹公想减掉肚子上脂肪的话,走动时可配合扭转身躯,四肢。在走路过程中,手臂可做较大幅度的摆动、带动肩膀前后摆动,可以让腰腹有效运动。
- 正确的行走方式应该是前蹬后落,从脚后跟着地、接着是脚掌外侧、最后是脚趾,这是一个完整的著力过程,避免脚前掌走路带来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紧张问题。
- 选择正确的装备。选择足弓支撑适当、鞋跟牢固、鞋底厚而有弹性的鞋子,以缓和脚步受到的冲击并减震。也建议使用活动追踪器、应用程序或计步器。协助跟踪行走的时间、距离、心跳率和燃烧的卡路里。
- 就算只是快走, 在开始之还是要先热身。 走完后, 可做一些伸展拉伸动作,放松脚部肌肉。
我们不需要坚持日行万步,走多少步,不用太刻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除此之外, 我们也无需规范行走的地点,无论是公园, 公寓范围,还是在家里来回踱步,也可达到一样得到效果。大家谨记,每天只要微幅增加步数,就能够「越走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