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企业方程式
作者:程志彬
在理财的世界里,有一套经典且实用的框架:
四大理财支柱(Four Pillars of Financial Planning),分别是:
- #创造财富(Wealth Creation)
- #累积财富(Wealth Accumulation)
- #保障财富(Wealth Protection)
- #传承财富(Wealth Distribution)
这四个阶段构成了完整的财富管理路径,不仅适用于个人财务,也能套用于企业的资本操作。
一、#创造财富:从主动收入开始
财富的起点是“创造”,也就是我们通过劳动、创业或专业技能获取的主动收入。例如打工、开公司、提供服务等,都是用时间与精力换取金钱。
主动收入是理财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支柱也无法展开。
二、#累积财富:让钱为你工作
当我们有了收入基础,下一步是累积财富。这通常透过投资实现,也就是所谓的被动收入。举例来说,购买房产收取租金、持有股票获得股息、基金增值等,都是让资产自行产生收益的方式。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资产配置与长期思维,让资本自动运转。
三、#保障财富:抵御未知风险
财富累积得再多,也可能因一场意外而快速流失。因此,“保障财富”显得至关重要。
对个人来说,常见的保障工具包括:
- 医疗保险与医药卡
- 人寿与重大疾病保险
这些保障可以在关键时刻避免家庭陷入财务危机。它的本质,是通过保险机制把风险转嫁出去,确保财富成果不轻易被侵蚀。
四、#传承财富:延续爱与责任
我们辛苦积累的财富,最终希望能惠及所爱之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前设计财富传承机制,例如:
- #遗嘱(Will)
- #信托(Trust)
- #家族基金与税务规划
透过这些制度,可以确保资产安全、分配合理,避免纠纷,同时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局限。
这套框架不仅适用于个人,也能有效应用于企业,尤其是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公司。企业同样面临创造、累积、保障与传承的问题。
以下我将解说企业如何运用这四大支柱:
企业的“创造财富”:持续经营与上市
企业通过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来获取营收,是其“主动收入”的来源。而企业上市,则是一个放大财富创造的平台。虽然公司上市后有更多资源与投资者支持,但仍需管理层继续运营与监督。
企业的“累积财富”:并购与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通常会透过并购、投资等方式扩展版图,达成更大的财务收益。这类“钱生钱”的策略,与个人投资异曲同工,是企业版的“被动收入”。
企业的“保障财富”:商业保险与制度防线
企业风险更复杂,因此需要更全面的保障措施,例如:
- 关键人保险(Keyman Insurance):保障领导层发生事故时企业可获赔偿
- 产品责任险:应对产品问题引发的法律责任
- 银行贷款去担保化:上市后老板个人不再需要为公司贷款作担保,间接保护其私人资产
企业的“传承财富”:治理机制与家族信托
企业主同样需要规划财富传承,以确保企业永续经营。透过设立家族信托、安排股权结构与制定接班计划,企业可避免因继承问题导致经营断层,保障企业与家族的长远利益。
无论是作为普通上班族,或是企业老板,“四大理财支柱”都是构建长期财富与保障未来的核心框架, 也兼顾了个人与企业未来。个人靠它实现财务自由,企业凭它构建资本格局与家族传承。
掌握这四个方向,理财就有章法,企业也能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