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员工管理
作者:刘楚雯 Jess Low
裁员潮来袭,失业不再是“社恐”标签,而是时代的新常态。这篇文章告诉你如何把被裁的低潮,转化成人生的升级关卡,自由职业、技能变现、分散风险—— 这是你没被教过的新生存法则。
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吃了吗”,而是:“最近这么多人被裁,你怎么看?”
在饭桌上聊工作,原本就像是一场“职业大审判”。昨晚在和家人吃饭时,在KLCC工作的堂姐也聊起这个话题,说附近的几家公司“陆续有人出走”,好像失业的风,已经从新闻页刮到了现实生活的餐桌边。
谁都不想当“那个”被裁的人,可谁又真的能独善其身?
裁员潮来袭,失业居然成了时代共识?
近一两年,我的朋友圈可以说是“动荡不安”,不是被裁员,就是主动裸辞想搞副业。
以前只要离职后一个月还没找到新工作,整个人就会陷入焦虑模式,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怀疑天气是不是也对我有意见。
但现在?气氛完全变了。
失业,反而成了一种时代潮流。你可以说是“躺平”,也可以说是“重新上路”。
大家不再讳莫如深地谈失业,也不再被异样眼光盯着看。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时代在换挡。
在这个大转型的背景下,有工作不代表你就是“幸存者”,没工作也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崩盘。我们,也许只是刚好走在了另一条不那么直线的路上。
失业,其实是一场转机
“不是所有的离开都是逃避,也不是每次停下都会让你落后。” 这句话我现在深信不疑。
我有个朋友,30多岁,在一家公司老老实实干了10年,每天对老板低头哈腰,甚至连“请假”都像是要递上辞职信一样小心翼翼。
直到某天,他终于决定辞职。那一刻,他不是在逃避,而是在重启。
前两个月他超焦虑,一天能刷五百遍招聘网站,后来他开始接一些freelance工作,慢慢地,他不仅经济上缓了过来,连笑容也多了。虽然收入不像以前那样“稳定”,但他比以前快乐多了——这是过去十年从未有过的轻松。
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失业的真正意义,是提醒我们升级我们的生存模式。
全职已死,自由职业崛起
你有没有发现:全职工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的职场趋势,正从“一份工做到老”变成“多元收入+弹性时间”。
你以为你有份铁饭碗,其实只是公司财报上的一个成本项。一个季度不行,立刻砍预算,从你开始。
未来职场更看重的,是项目制、自由职业者、技能承包商。你不再是“员工”,你是“一人公司”。
别笑,这真的已经是趋势。观察那些现在过得不错的“失业者”,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在默默实践这新生存三铁律:
一、技能变现化:把你的专业变成现金流
过去我们花了十几年读书,只为了写进履历的“专业背景”,现在你得学会——让它变现。
你是设计师?可以开线上课程、接品牌设计案。
你会写文案?可以写Blog、做SEO顾问、帮人写简历。
你是HR?现在HR Coach超夯,LinkedIn上一堆人想学面试技巧和职场生存术。
技能不只是履历上的一行字,它应该是你在市场上的“个人货币”。
二、时间碎片化:不再用8小时换固定工资
谁说赚钱一定要朝九晚六?
真正聪明的“新生代职人”,早就抛弃了“时间换钱”这套逻辑。他们通过接案、短期专案、线上服务,把时间切成一块块,每块时间都在为不同的客户、平台赚钱。
下班后的一小时,不一定只能看Netflix,也可以变成“经营副业的黄金一小时”。
三、风险分散化:永远准备Plan B到Plan Z
过去我们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我们开始追求“多重收入”。
不要等公司发出裁员通知,才开始找副业。
理财、投资、线上课程、二手交易、电商试水、YouTube剪辑、Notion模板贩售……这些以前看起来“玩票”的副业,现在都是很多人养活自己的Plan B、Plan C,甚至Plan Z。
未来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永远准备好Plan Z”。
成为“自己的一家公司”
当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有人选择跟着冲刺,也有人选择先按下暂停键。
不被节奏拖着走,反而能找到自己的步伐。
我想说的是:那些杀不死你的裁员通知,终将成为你简历上最闪亮的勋章。
它告诉你:是时候,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了。
不是成立公司那种啦(虽然也可以),而是:
➥用CEO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路径
➥用产品经理的心态打造自己的技能组合
➥用品牌经理的方式经营你的社交媒体与人脉圈
不再做“被聘请的人”,而是成为“市场上的产品”。
写在最后:欢迎来到失业时代(也欢迎你活得更自由)
我们不必再为失业感到羞耻。在这个疯狂多变的时代,被裁员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整个游戏规则都变了。
失业,不是终点,是一个重新设计人生的起点。它可能是你第一次认真问自己:“我真正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当整个社会都在内卷时,懂得按下暂停键的人,反而最先看到出路。
如果你也正处在这场裁员潮的边缘,别怕,你并不孤单。你不是被淘汰,而是刚好提前走在了变革的前面。
现在,是你人生“第二人生”的开始。而你,就是这场转型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