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转载 | 一个「只做书评」的网站,为什么亚马逊要砸上亿美元买?

文章摘要:

1.Goodreads的是一个让人们方便分享书评的社群网站,拥有完整书籍资讯,所以书评人不需上传,也有为某本书迅速找到多笔书评的功能。

2.Goodreads因为其方便、独特的书评功能受到人们欢迎,使用者数量快速上升,最后因为最大书商亚马逊想建立社群,而被相中,砸下重金收购Goodreads。

 

Otis Chandler被朋友的书柜启发,决定创办以书评为主的社群网站。今天,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名为Goodreads的社群网站,如何在Otis和女友Elizabeth的努力下,只靠卖广告的收入也能做到让过千万的使用者爱上它们。最后,更是被卖最多书的亚马逊相中,砸下重金收购。

 

创新点:将自己的薪资设定为和公司最高薪的员工一样,确保公司没有「多付」自己薪资。

本文3大重点:

1.提供更方便的工具,吸引书评人成为使用者。

2.稳健的发展,有足够的收入再招募更多的员工。

3.为了让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忍痛将「长子」出售给亚马逊。

 

1.提供更方便的工具,吸引书评人成为使用者

在推出Goodreads之前,Otis不但没有思考过它的商业模式,还在上线两周前还发现有一家超强的竞争对手。这家名为Shelfari的公司不但提供类似的服务,而且亚马逊还投资了100万美元。 Otis忽然觉得天塌下来了,因为卖最多书的亚马逊既然投资了它,就一定会尽全力扶植它。 Goodreads就很难有机会了。

 

但在花了一些时间研究Shelfari的服务后,Otis认为它没有在解决Goodreads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推荐好书给其他人。因此,他决定继续走自己的路。这次,Goodreads还是Otis的一人专案,但人忙难免会出错。身为英文系毕业的Elizabeth有一次就发现Otis发给用户的Email上有不少的错字,于是就请Otis修正。 Otis就趁机要求Elizabeth当他的共同创办人,Elizabeth答应了。

 

但是,Elizabeth没有辞去报社的工作。他在有空的时候,会协助Otis确认网站上文字的文法和拼音,并着手编辑定期发给使用者的电子报。最初,这份电子报的用意是要提醒使用者回来Goodreads看看。但后来,它开始包含了书评和作者专访,成为了Goodreads很重要的服务。

 

在Goodreads刚开始的时候,Otis和Elizabeth找了所有认识的人的Email然后写信告诉他们有关Goodreads并邀请他们参与。 Goodreads最初的800名使用者就是这样累积的。

 

到了2007年1月,Otis请Elizabeth写了一篇新闻稿,并将它交给几家媒体发布。结果,知名线上媒体Mashable为Goodreads写了一篇报导,让使用者的成长数从每天10人,迅速提升到每天100人。

 

Otis更发现Goodreads成功的吸引了当时一群线上书评人来使用。他们原本都在使用不同的部落格,但明显的Goodreads更方便,例如:拥有完整的书籍资讯,所以书评人不需要自己上传、一群热爱阅读的使用者、为某本书迅速找到多笔书评的功能。但随着使用者的增加,Otis要开始面对如何让网站能够持续的营运的问题了。

 

2.稳健的发展,有足够的收入再招募更多的员工

有了使用者,Otis要开始想办法支付Goodreads的主机费用。而且,他还要聘雇更多的员工来提升客户服务及新增更多的功能,这都需要钱。之前在Tickle的经验让Otis知道「广告」是其中一种方法。于是,Goodreads在很早期就有放广告,因为Otis希望使用者能够一开始就习惯有广告的页面。

 

而在Goodreads上线不久后,出版社Random House就联络了Otis,说希望能在Goodreads上投放1万美元的广告。这也让Otis发现到广告是可行的商业模式,因为Goodreads有一群非常特别的使用者。他们不但有高学历,而且70%都是女性。 Goodreads也拥有足够的资讯来做精准的广告,因为它知道每位使用者爱看什么样的书。因此对出版社来说,没有比Goodreads更好的投放平台了。

 

另外,Otis也和书店们谈合作。任何藉由Goodreads推荐而到线上书店买书的交易,Goodreads将得到8%的佣金。但是,Otis很快就知道这收入无法支撑Goodreads的营运,只能加减赚一些来帮忙付营运费用。

到了2007年底,Goodreads的使用者突破了10万人,但Goodreads还是靠着Otis和Elizabeth在支撑。 Otis基本上负责大部份工作,从撰写程式到客户服务。 Otis自己非常享受这段时间,特别是处理客服。他认为这能够让他更了解自己的产品,更清楚使用者喜欢那个功能。

图源取自:Goodreads 官网

但他知道这样下去会限制Goodreads的成长,所以Otis找了老东家Tickle的创办人来给他建议。 Tickle创办人看了Goodreads的流量,觉得这有机会成长。于是,就为Otis介绍了几位投资人。 Otis见过他们后,成功的取得了75万美元的资金,Otis总算可以开始招募了。

 

虽然有了资金,但Otis并没有像很多新创一样走「闪电扩张」的路。他选择稳打稳扎,在广告的收入能够让他多负担一位员工时,他才会开始招募。而且,Otis也没有给自己很高的薪资。草创的第一年,他根本没有支薪,之后他也一直将自己的薪资设定和公司最高薪的员工一样。 2009年12月,Otis进行了A轮募资并成功的凑集到200万美元。

 

3.为了让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忍痛将「长子」出售给亚马逊

到了2012年10月,Goodreads拥有1100万名使用者,而且还有3.95亿本书的资讯。一个月后,它的使用者更突破1200万名,比前一年成长了一倍。 Goodreads这时也将公司搬到了新创聚集的旧金山,而它的员工数也到达了35人。但Otis面临了一个问题,要继续扩张Goodreads需要更多的资金。他于是就开始准备B轮的募资,目标是1500万美元。

 

在过去的几年,亚马逊不断的和Goodreads联系,谈双方系统如何能够更好的介接。对Otis来说,有一个功能是他一直想要做的,就是在亚马逊的Kindle上增加一个当使用者看完一本书就跳出连结让他到Goodreads写书评的功能,让整个流程变得更简单。但由于这需要紧密的介接,除非亚马逊拥有Goodreads一部份的股份,不然它们不愿意执行。但亚马逊过去提出的价钱都无法打动Otis。

 

但在准备B轮募资的过程中,Otis接到了来自亚马逊的电话,邀请他到西雅图的总部聊聊。这次,亚马逊团队除了重提和Goodreads的紧密介接,还表明了他们对发展社群媒体的兴起。如果无法收购既有的社群媒体,他们就会自己打造。

 

Otis不相信亚马逊有办法自己打造社群媒体,因为他们太专注于销售了。对亚马逊来说,任何投资都应该要导致订单的上升。他们不重视社群的互动,也不管有多少人按赞。因此Otis完全不担心亚马逊会成为Goodreads的竞争对手。

 

他考量的是有了亚马逊的支持,Goodreads就可以迅速发展。这样对Goodreads、使用者、公司员工都比较好。但是要将自己和Elizabeth一手带大的「长子」转让给别人的确是困难的决定。但亚马逊保证让Goodreads能够自主经营,让这个决定变的稍微容易一些。

 

2013年3月,亚马逊正式宣布收购Goodreads。 Otis和Elizabeth继续留在Goodreads一直到2019年才离开,远超过合约上要求的留任时间。

 

今天,Goodreads拥有1.25亿位使用者,是世上最大的阅读者社群媒体。而Otis和Elizabeth也移居法国,大部份时间用在陪伴他们的小孩成长。过去几个月,Otis认为现在人们接受到的资讯和新闻都被各种演算法所操控。这有需要被改变,而这就是他下一个想解决的问题。

 

转载自商周(責任編輯:鍾守沂,核稿編輯:易佳蓉):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