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转载 | 主管每天想着「降成本」?乱砍 3 种成本,小心赔掉公司的未来

离开公司自己创业当老板,或是刚升上主管的经理人,第一次编预算、看财报的时候,通常都会很头痛,像是不确定哪些成本可以删减,哪些不行;有时候,就算商品全部卖完,在月底结算时还是亏钱。

 

《好懂秒懂的财务思维课》指出,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在做金钱管理时,「损益表」是最简单就能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赚钱的报表。以它的主要结构来看:收入 – 成本 = 净利,只要收进来的钱大于花出去的钱,就是有获利;反之就是亏损。

成本减少有其极限,还要开源才行

管理成本可以从了解不同成本的特性开始。一是「销货成本」,只有交易发生时它才会产生。假设你卖的是甜点,跟甜点相关的所有原物料、包材等,都是销货成本。

 

第二个是「管理费用」,这是就算没有发生交易,也会产生的花费或支出,如水电、租金、人事成本等。

通常在财务报表里,管理费用会再细分成「后勤管理、行销与研发」,这些支出不一定会和产品销售量呈现正相关,所以在管理这个费用时要特别谨慎。最后一个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税负」,也就是所得税。

 

简单来说,如果 要增加净利,就是要让收入愈多愈好、成本费用愈低愈好 。在企业内部,可能会常听到要 cost down(降低成本),尤其是很多人都把成本效率当成是竞争力的展现。

 

然而,会有成本的产生,就是因为公司要赚钱,如果把成本减到零的话,就不用做生意了。换句话说,成本再怎么减都有其极限,不可能为零。

 

《好懂秒懂的财务思维课》提醒,如果一味地降低成本,进而损害品质、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的话,对企业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在成本管理上,要记得两个重要原则:

 

该少的成本不能要(cost down),该要的成本不能少(value up)

闲置、浪费与损坏,是绝对要减的无效成本

不过,在管理成本时,怎么判定什么是要留下的成本?哪些又是一定要砍掉的成本?

 

首先,无效成本是可以最先下手的。所谓的无效成本,就是对企业没有效益的成本,最常见的 3 种无效成本是:

 

1. 闲置成本

顾名思义,是钱花下去,但没产生任何好处,最常见的就是饭店空房、厂房。举例来说,假设饭店有 100 间房,今天只有 50 组客人入住,剩下的 50 间就闲置了。闲置空间还是会有成本发生,包括水电、清洁、人事、租金等,这些成本没办法为公司带来任何效益,就是浪费。

 

不过,设法利用闲置成本也可能产生另一种商业模式。比方说,即时预定平台 FunNow 就是把餐厅或饭店「即将被闲置」的空房或空位汇集在一起,让消费者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得到服务。餐厅或饭店愿意合作,也是因为就算低价售出,也能为组织创造收益。

 

2. 浪费成本

制造过程中浪费的原物料,会压缩掉原本该有的利润。譬如别人用 1 斤面粉可以做 10 个甜点,但你只能做 5 个甜点,就代表你浪费了 5 个甜点的成本。如果这时商品价格 还跟别人一样时,利润少了一半,甚至还有可能赔钱。

 

在无效成本里,浪费成本最可怕,所以许多制造业导入精实管理,就是希望消除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浪费。

 

3. 损坏成本

想要消除损坏成本,就必须关注「良率」。如果良率是 98%,代表你生产 100 个产品里,有 98 个是好的,只有 2 个是坏的。然而,良率时好时坏,一旦良率降到 80%,等于你一天的产量,就硬生生少了 2 成。

 

如果因为良率影响到出货时间,到时候的损坏成本,可能就不只是产品本身,还会造成商誉损失,甚至有可能要负担重做损失,等于要又再多投入一次人力、物料、时间等耗损,徒增成本。

 

砍掉「延后发酵」的成本,反而会丧失竞争力

除了削减成本外,也要关注如何增加成本,提升附加价值。换句话说,有些成本绝对不能砍。这些绝不能删的成本,通常都有「时间延迟」效果,一旦把它砍掉,短时间的确能替公司降低支出,但长期来看,反而会影响公司的竞争力。

 

1. 品牌建立

建立品牌不一定马上会显现价值,所以关于品牌的支出要谨慎,不能随意减少,否则很容易造成用户的对品牌的认知不清。

 

举例来说,识别系统、广告曝光与展览参与,都是建立品牌需要的花费。识别系统不只是 logo 或名称,而是怎么在客户心中建立品牌的形象与意识。参加展会也是如此,持续参加国外的展览,除了观摩产业动态,最重要的是让客户知道,你一直都在。

 

2. 技术研发

目前财务会计规则里,认为研发的效益不一定会实现,规定组织必须当期认列,这有时会降低企业投入研发的意愿。然而,美国研究报告显示,每 1 美元的研发费用,未来可能会带来 2 美元的利润,甚至对公司估值有 3~5 美元的增幅。打个比方,研发就像是企业的肌肉,如果为了瘦身而减掉能保护内脏的肌肉,反而得不偿失。

 

3. 人力资源

不景气时,常听到企业裁员求生的消息。可是,裁员真的能降低成本吗?

 

裁员最怕会有连锁反应,当既有工作量要分摊给留下的员工,对那些能力较好的员工反而是种惩罚,因为公司无法提高他们的薪酬,最终产生另外一波出走潮。

 

再加上建立团队需要时间,无论新增或裁减成员,都需要磨合期。换句话说,从帐面上来看,裁员或许能降低成本,但在绩效上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价值分析:消除哪些成本可以带给企业最大的价值?

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是由美国奇异公司在 1940 年代提出的成本管理方法,确保产品在正常功能的情况下,能消除多余成本。其公式为:价值=机能/成本。以下用一家汽车整车厂采购螺丝配件为例,该如何思考才能带给公司最大价值?

推动消除浪费的文化,因成本与员工行为切身相关

《影印纸的背面不要用》指出,在调整人员前,应该要彻底探讨最大的经营负担在哪。如果经营一有困难就轻言裁员,不管组织大小,都会因为少了一名员工而使营业额降低。

 

然而,推动降低成本,或是揪出「多余或浪费」的文化并不容易。因为员工的心态会认为「我一个人的作为,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影印纸的背面不要用》表示,与其巨细靡遗地告诉员工,企业的成本收益结构,倒不如让员工清楚明白,「降低成本」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减少多余的成本支出,就能提高净利,让所有员工理解后也比较能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