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思想 | 果王法则

有“果王”美誉的榴莲,原产于东南亚,适逢榴莲季节,社交平台被榴莲洗版不在话下,就连疫情依旧肆虐的非常时期也处处可见路边榴莲摊。榴莲飘香的季节,是许多人期待的季节,马来谚语就有“榴莲掉、沙龙脱”(Durian runtuh, sarung jatuh)一说,意思是为了吃榴莲满足口腹而不惜把沙龙当掉,榴莲的魅力可见一斑。

所谓“产品”
“产品”,其实是由几个主要的模块并接而成的轮廓,以“有形”(tangible)的形式和“无形”(intangible)的信息展现给市场和消费者。就榴莲而言,它的产品轮廓来自于: –

特质
“榴莲”只是一个统称,其实,榴莲是一种多样性的产品,据说有上千个品种,但不是每一个品种都为人所熟悉,一如同类型产品的各个品牌,有的无人不晓,有的不为人知。

竞争力
竞争力是一种标志,是产品与市场及消费者要求的配合程度,基本上展现在市场地位(知名度)和销量上。简单来说,哪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销售量大,它就是同类产品的“老大”,以数字说话,争议性不大。当然,竞争力高并不一定代表利润高,以本伤人的短期策略形成垄断后再谋利润的方法在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少数竞争对手的行业如航空、媒体、钢铝、石油和气体等)司空见惯。

亲和力
从触觉到嗅觉和口感,榴莲在某程度上散发的“极端魅力”让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很讨厌。一种产品有没有瘙到消费者的痒处,说到底,是“合适度”在作怪。对于榴莲爱好者,有人喜欢甜,有人偏爱苦,这则是更深入的细分。

副产品
产品有生命周期 (Product Life Cycle),即便是再有竞争力、亲和力的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是踏入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从开发到引进、成长、成熟,一步步走向衰退,而产品的单一性则是加速被淘汰的关键因素。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其中一个最佳方式就是摒弃单一性,让副产品(比如榴莲糕、榴莲糖、榴莲雪糕等等)多方面发展、同时延续产品的生命周期,让衍生的副产品“复制”和“连接”无限个产品生命周期。

创新
创意的保质期非常短暂,所以,只有不断优化和创新才是绝对的优势,因为今天的新鲜点子,到了明天就像雨后春笋般普遍了。如果一直依仗自以为是的优势而自我感觉良好,那么,淹没在雨后春笋之中也是迟早的事。

供应及需求
根据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量最大的新鲜水果之中,位居榜首的是榴莲,占据中国水果进口总额的23%。中国消费者对于榴莲的热情反向带动东南亚榴莲种植面积的扩充及榴莲价格上涨,以泰国榴莲为例,价格也从几年前每公斤60至80泰铢上涨至100至130泰铢(约合21-28元人民币)。

就趋势分析,说明了行销的本质离不开供求规律(The Law of Supply & Demand)。榴莲本属季节性水果,也就是说只在特定的时间段供应,虽然近几年几乎常年都能品尝到榴莲,但是产量多的月份在质量上还是占优的,这也直接影响了榴莲的价格。物以稀为贵,供应量少的时候价格高、需求高于供应的时候价格也高,这是不变的定律。而且,榴莲进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供求效应对于质量和价格的影响更是深远。

本地化(Localization)、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
追朔食用榴莲的历史,更多是本地化的食用文化。除了剥开硬壳直接食用果肉,马来西亚本土还有许多有趣的吃法,比如炸榴莲、榴莲煎蕊冰、榴莲糖水、榴莲煲鸡、榴莲配饭/椰浆糯米饭,甚至是用榴莲炒肉。然而,再多变幻无穷的吃法都不及把榴莲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上。

在国际营销法里的Localization,Globalization,Glocalization可用在榴莲,甚至每一种有特色的本土产品,为该产品在国际营销上助力。简单来说,本地化 (Localization)是让特定产品或服务适应某个市场的过程;全球化(Globalization) 指的是将该产品或服务拓展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的过程;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其实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地化(Localization)两者之间的结合,从一个地方的“本地化”拓展并落地到无国界的“全球化”,再从落地的点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习惯、喜好进行“本地化”。

无国界的全球化趋势强调的不仅是把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地方,而是滴水穿石的历练,贯穿认同性、独特性、适应性达至持续。从本地化到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再回到本地化,衍生出生生不息的思想和行动循环,实现“持续性”的真正可能。

别把榴莲压在心里
在探索和铺垫产品趋势之时,搞懂“果王法则”,谨慎走好每一步。若是“不小心”走错一步而让产品轮廓里留下“一条刺”也不为过;但若一步错、步步错而让产品轮廓变了样,那就像搬了一粒榴莲压在心里一般,扎心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