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insource举办为期3天的《IPO攻略》课程,很多学员都会问我以下的这些问题,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
问题一:“在一些国外新闻报道当中,常常都看到一些企业走向上市之前,都会经过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等这样的一个股权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是上市里程碑的必经之路吗?”
问题二:“市场上有一些导师也会教导我们,如何通过金融路线图A轮、B轮、C轮等的股权融资渠道去做投资而最终达到上市,这是真的吗?”
在大马或国外上市,是否一定需要经过A轮、B轮、C轮等这样的一个股权融资方式呢?是否需要经过金融路线图的方式才能上市呢?
答案是: “不一定。”在这里给大家做出分析。
实际上A轮、B轮、C轮等的这一种股权融资方式直到上市,是比较适合用于独角兽。何谓独角兽?独角兽公司就是所谓的初创公司(Startup)。 比如之前马云成立的阿里巴巴,由于点子多资金缺乏而公开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经过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注入资金。
很多初创公司,由于他们的业务属于新模式和新科技,所以需要很多的资金来扶持创新。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就是借此方式得到更多资金,业绩提高后才上市。优步(Uber)也是一个典型科技公司的成功案例。经过12轮融资共募集66.1亿美元最终迈向上市去。
其实很多时候,由于初创企业没有资金又得不到银行贷款,很迫切地急需一笔资金营运,企业难免会步入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持续注入资金。只要投资者看到公司未来的前景和展望是可观明朗的话,通常就会选择持续投资以表支持。
经过A轮投资后,公司的估值就会逐渐提高续而进入B轮投资,再到C轮投资。当经过一轮接一轮持续地进行再融资,公司就会变得越大越有规模,估值就会显然大大提高。这就是一般所谓独角兽的融资方式和它们的上市之路。
*注: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只是例子。
独角兽的生意模式是否在我国可以相提并论呢?那么就不一定了。我建议大家看看上市公司的招股书,从中不难发现,很多公司上市前也没有经过所谓的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而达到上市去。
比如本地著名奶茶公司Tealive,获得其中一个私募基金Creador进场投资,只经过简单的一,两轮融资就铺排上市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奉劝企业家其实大马企业不需要随着外国的A轮、B轮、C轮股权融资模式安排上市。
Samaiden集团(SAMAIDEN,0223,创业板)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主要业务包括了太阳能光伏(PV)系统和发电厂的工程,去年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根据该集团的招股书,首次公开募股(IPO)涉及公开发售6155万股,每股发售价为48仙,7月3日闭市时报1. 26令吉。该企业上市前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融资就直接挂牌去。
由于在上市时,手持股份会被稀释,所以上市前就应该保留更多股份在手。在还没上市前就稀释太多的话,企业家的持股权就会相对减少,不利于掌控公司。站在丰顺专业的角度,如果企业本身资金许可,我们建议企业家宁可向银行贷款缴交利息费用,也要尽量避免稀释股份,因为手上的股份是最有价值的。
我本身非常鼓励企业家要有上市的远景。有了上市的目标,员工、领导层和老板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步伐一致的迈进, 上市的目的地将在不远处。就算最后真的没法上市,公司比起以前也会变得更好更有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