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

孙策老师 | 真诚接近神灵

专栏:孙策专栏 作者:孙策   所有的心累,往往源于不真诚 昨日读到于东来先生的一句话,深受触动。他提到,很多人的疲惫,归根结底是因为对人、对事、对自己不够真诚。这让我开始思考:在商业与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因缺乏真诚,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胖东来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有人曾调侃:“胖东来的崛起是中国商业的耻辱。”这句话看似极端,却一语中的。它的经营模式没有华丽的营销手段,而是回归商业本质:绝不售假,严格把控供应链;销售海鲜时,绝不会用水的重量冒充螃蟹的重量,更不会以死蟹充活蟹。他们甚至公开服装的进货价,让顾客买得明明白白。这种实实在在的真诚,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然而,放眼当下的商业环境,许多人为了利益,不惜背离初心,甚至丧失诚信。消费者想买一份安心食品、一件安全商品,却往往难以如愿,甚至处处提防被骗。当诚信缺失,商业模式再精妙、营销手段再高明,也难以维持长久,而最终受害的,不只是企业,还有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 在这个被欲望与利益驱动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自问: 我们真的相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吗? 我们是否还记得创业时的初心? 我们是否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我们是否真诚地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昨晚,我与两位新同事聊起这些问题,不禁谈到了销售中的真诚。真正的销售高手,并非靠花言巧语取胜,而是以诚信赢得客户的信赖。那些急于求成、巧言令色的人,或许能短期获利,但最终都会被客户或市场淘汰。而那些真正站在客户立场思考、用心倾听需求的人,才能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真诚的销售,不仅是促成交易,更是对客户的负责 如果客户的需求与我们的产品不匹配,我们应坦诚相告;如果我们的服务正好能帮助客户,我们便应当真心推荐。在与优秀的客户交流时,我们也应放下姿态,虚心学习;而当客户需要帮助时,我们应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助其成长。 在这样的过程中,真诚不仅帮助我们赢得客户,也让我们更坦然地面对自己。当犯错时,我们敢于道歉;当生出傲慢之心时,我们愿意反思;当急功近利时,我们懂得警醒。如果只想着快速成交、赚一笔钱,或敷衍了事地完成工作,功利的心态终会让业绩下滑,甚至让自己身心俱疲。而这种疲惫的根源,正是缺乏真诚。 真诚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一个对自己真诚的人,能坦然面对得失,收获内心的宁静;一个对他人真诚的人,则会赢得信任与尊重。真正的成功,并非只在于物质的累积,而在于精神与事业的双丰收。 我们常说:“真诚接近神灵。”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念。 对人真诚,对事真诚,对自己真诚,才是走向成功、幸福、圆满的必经之路。  

孙策老师 | 真诚接近神灵 Read More »

孙策老师 | 企业家精神

专栏:孙策专栏 作者:孙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接触到关于企业家们奋斗的故事和视频。这些视频往往展示了企业家们在面对巨大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不屈精神。在我遇到一些小小的磨难时,这些人的精神总能激励我,让我在困难面前勇敢迎接挑战,努力突破自我。 例如,小米的雷军,他全力以赴地带领团队打造中国品牌,不分白天黑夜地奋斗,为中华崛起贡献力量。他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带领小米从一个初创公司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在他的领导下,小米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全球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展示了中国品牌的实力。 同样,华为的创办人任正非先生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领袖,任先生始终奋斗在企业的最前线。他的奋斗者精神贯穿了整个华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面对芯片危机时,他以坚定的决心带领华为突破重重困难,摆脱了企业经营的困境。任正非先生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他卓越的商业战略上,更在于他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的勇气与毅力。他的这种精神,深刻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再比如稻盛和夫先生,他以自己无与伦比的努力和奉献,带领全体伙伴,创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和第二电电。这本身已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令人敬佩的是,在本该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的年龄,78岁的稻盛先生毅然接受了拯救日航的挑战。在他的领导下,日航不仅摆脱了破产的阴影,还重获新生,再次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对企业和员工的无私奉献,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最佳诠释。 除此之外,还有胖东来的创办人于东来先生,他所带领的胖东来不仅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更是一种商业文化的代表。于东来先生对企业文化的打造和对顾客的极致关怀,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重。他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而是通过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为员工提供一个幸福的工作环境。这种利他的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从字面上理解,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以企业为家的精神。企业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成功或财富,而是要将企业看作自己的家,关心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关心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家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对员工、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籍和故事中,很少看到他谈及自己的家人。这并不是说稻盛先生缺乏爱心,而是因为他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他照顾着企业的每一位伙伴,把他们的幸福和成长看作自己的责任。同时,他也以社会为家,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正是这种利他的心态,成就了稻盛先生卓越的商业成就,并使他成为全球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我常常反思,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什么才是我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否只是为了头衔和财富?答案显然不是。能够称为企业家的人,应该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而不是单靠头衔或财富来定义的。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时刻思考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如何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企业家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打磨和提升。 我本生来渺小,没有天生的优势,也没有过人的才智。然而,这个时代给了我机会,给了我们这一代人一个服务他人、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的机会。这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使命和责任。我深知,自己渺小的个人力量不足以改变世界,但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企业家精神,怀抱着利他之心,哪怕是再小的力量,也能汇聚成巨大的改变力量。 因此,我努力向稻盛先生学习,向那些杰出的企业家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例如,我的贵人:吴爸爸,他总是以利他之心面对一切经营决策。他教会了我,做企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而是要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的每一个成员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我在面对经营决策时,遇到困难和挑战,我总会想起这些伟大的企业家们,他们的坚持与不屈总能给我力量。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瞬息万变的挑战,我知道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日思夜想,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才能证明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感动天灵,获得帮助与启示。 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奋斗的姿态,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放弃,始终怀抱利他之心,努力为他人创造价值。这不仅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进步。每一个怀揣企业家精神的人,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了社会的前行。 正如稻盛先生所说的那样,企业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成功,更是为了通过企业的经营,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精神。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企业家精神的深刻意义,并为社会带来持久的影响。

孙策老师 | 企业家精神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