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辅导室 |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情绪崩溃

专栏:心灵辅导室 作者:爱庭老师   如果有一天,您在购物广场的某个角落,看见一名青少年情绪失控、对着家人大声怒吼,引来众人围观,而孩子的父母则显得既紧张又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假如您正巧目睹这一幕,您会怎么想?我们固然都有自己的判断与见解,但现实往往是:事情的90%并不在我们理解的范围内,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至于在事件发生之前,这个孩子和家庭曾经历过什么,我们根本无法得知。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没有人是心甘情愿的。显然,这个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并未被有效化解,在恶性循环之下,潜藏的问题不断累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越具毁灭性。直到某一天,问题失控,我们才终于警觉,却已为时已晚。 您知道吗? 人在情绪崩溃之前,往往经历了一段强烈的自我压抑期。这种压抑足以“俘虏”甚至“操控”人的理智。如果我们能对它有足够的认识,就能减少它趁虚而入的机会。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在崩溃或情绪大失控之前,早已饱受内心矛盾与纠结的煎熬。 以下六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时,极易将一个长期压抑的人推向崩溃边缘: 大事小事都以“没事”“算了”自我压抑 长期面对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不断叠加、未被修复 被未处理的情感问题长期干扰 缺乏有效的情绪疏导机制 无法顺利排解负面情绪 为了避免“情绪崩溃”找上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警惕以下三个常见的“推手”: 推手一:心理创伤的积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挑剔、贬低、羞辱或冷漠对待,这类伤害不会随着时间而自然消退,反而会因情感长期匮乏(即亲子关系处于低温、负面状态)而不断恶化。当孩子逐渐形成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儿童的价值观与成长经验息息相关),他们最终可能发展出两种极端人格倾向:一是愤怒、怨恨、极端的攻击性;二是焦虑、压抑、忧郁的回避型。 推手二:缺乏情绪疏导与情感支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必然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若父母只关注问题本身,却忽视了孩子其实仍是“孩子”——一个尚在情绪管理与认知成长中的人——那么孩子极需要的是父母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引导与支持。一旦这样的支持系统崩塌,若问题反复发生,孩子不断与父母争吵,情绪反复受创,最终可能会陷入“没有人懂我”“没有人帮我”的孤立思维。久而久之,他们会封闭自己、变得敏感甚至敌意强烈,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归咎于父母,并形成“是你们让我变成这样”的怨恨认知。 推手三:无法排解的愤怒很危险在众多负面情绪中,愤怒是最容易被触发、也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很多人一天之中可能爆发好几次愤怒情绪。如果愤怒得不到有效的沟通、抒发与健康处理,便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窒息感”。压抑愈久,爆发的临界点就越低。就像一颗小石子最终击碎整块挡风玻璃——人在情绪走到极端之时,往往可能做出暴力、甚至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行为。有一种情绪失控就是“崩溃型的冲动与暴力行为”,当事人在事后也常对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感到不可思议。 亲子教育的温馨提醒:并不是每一个受过批评的孩子都会变得暴力、崩溃或失控。但如果父母本身的情绪状态长期不稳定,自然也无法有效协助孩子处理问题。为了守护孩子的情绪健康,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学习情绪调节、正视家庭问题、建立有效的情感支持系统,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协助。 以上内容由 爱庭老师 亲子达人 AiTeng ParentingCoach 撰写 *免责声明: 本文章不代表本社立场,文章仅用于分享心灵辅导的知识和教育目的。

心灵辅导室 |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情绪崩溃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