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元

品道优活 | 咖啡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专栏:品道优活 作者:刘献元   近年来,马来西亚多家上市公司纷纷进军食品与饮料(F&B)行业,尤其是咖啡领域。例如,主营化肥的Hextar集团涉足Luckin Coffee特许经营,而Power Root Berhad则拓展至咖啡种植。此外,Coach、Ralph Lauren、优衣库(Uniqlo)和无印良品(Muji)等知名时尚品牌也开设了自家品牌咖啡馆。 这种趋势让许多消费者误以为咖啡行业利润丰厚,尤其是在2024年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价格于12月10日达到了每磅3.44美元的历史新高,创下近50年来的新纪录。而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价格同样上涨,据国际咖啡组织(ICO)数据显示,2024年8月罗布斯塔咖啡价格连续两个月处于47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些历史性高位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也让消费者对咖啡行业的“吸金”属性产生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咖啡因成瘾性与市场吸引力 咖啡因的成瘾特性为咖啡行业的吸引力增添了助力。作为一种合法刺激物,咖啡通过短期提神效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品。然而,这种稳定的消费需求并不一定能转化为高盈利,实际情况需要深入分析。 咖啡行业的盈利能力 虽然咖啡行业表面上商机无限,但其盈利能力受多重因素制约: 原材料成本波动 2024年,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磅约1.65美元上涨至12月10日的每磅3.434美元,涨幅约为108%。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价格也显著上涨。2024年11月,伦敦期货市场上,罗布斯塔咖啡期货价格一度达到每吨5730美元,几乎是年初价格的两倍。这些价格上涨主要受到全球主要咖啡生产国巴西和越南遭遇极端天气影响,以及供应链中断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咖啡豆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了咖啡豆价格。这样的成本激增对依赖进口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尤为致命,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咖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马来西亚,从独立精品咖啡馆到大型连锁品牌,各类玩家争相瓜分市场。例如,星巴克(Starbucks)和本地品牌OldTown White Coffee的竞争已深入外带咖啡领域,同时独立咖啡馆也通过差异化策略吸引客户,例如Kenny Hills Bakers。然而,价格战频繁使得利润率被进一步压缩。 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开设咖啡馆需要高昂的租金和运营费用。在吉隆坡市中心,一家咖啡馆的月租金可高达RM10,000至RM30,000,再加上员工薪资、设备维护和水电费用,总成本往往超过RM50,000。对于新入行的企业,短期内实现盈亏平衡难度极大。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现代消费者不仅关注咖啡本身的品质,更重视消费体验,包括环境氛围、服务水平和品牌故事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创新,进一步抬高了运营成本。此外,α世代(即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正逐步进入消费市场。预计到2029年,α世代的消费能力将达到约5.46万亿美元,几乎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总和。这一代人具有以下特征: 数字原住民:从小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互联网,熟练使用各种数字设备和技术。 社交媒体活跃用户: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影响力日益增强。 多元文化接受者:成长在多元化环境中,更加包容和接受不同文化和观点。 自主性强:自我意识强烈,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决策。 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倡导情绪健康的重要性。 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倾向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品牌。 家庭影响力:在消费决策中,对父母有较大影响力,家庭讨论涉及心理健康、环境等话题。 企业需要了解并适应α世代的这些特征,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案例分析:本地品牌与全球连锁品牌 以本地品牌Aik Cheong Coffee为例,其通过传统咖啡和三合一咖啡速溶产品的高销量低成本模式,成功实现稳定盈利。而星巴克则凭借品牌溢价和多元化产品线,在2023财年的净利润达到了43亿美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表明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各有其独特优势。高端市场利润率较高,但初期投入与品牌维护成本更为昂贵;而大众市场依赖规模效应才能实现盈利。 结论 尽管咖啡行业凭借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文化影响力备受青睐,但其实际盈利能力并不如外界想象般丰厚。原材料成本波动、市场竞争激烈和高昂的运营费用等因素均对企业构成挑战。 对于希望进入咖啡行业的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风可能带来严重亏损。只有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并制定明确的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   以上内容由撰写 BIG THREE ACADEMY 撰稿 *免责声明: 本文章不代表本社立场,文章仅用于分享行业讯息或教育用途。

品道优活 | 咖啡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Read More »

品道优活 | 探索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专栏:品道优活 作者:刘献元   近期,斯里兰卡因其优质的锡兰红茶再次吸引了全球茶叶爱好者的目光。斯里兰卡的茶树大多是山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与马来西亚相同。然而,由于气候、土壤等不同的风土条件,斯里兰卡的茶叶在品质上更为卓越。当地至今仍然坚持手工采摘茶叶的传统,这不仅能保证每片茶叶的高质量,还保留了工艺的精髓。尽管机械采摘可以提高效率,但手工采摘能确保更高的品质,但它的缺点就是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 斯里兰卡的茶行业历史悠久,欧洲殖民时期建立的几家古老茶叶商行至今仍在运作。每个商行每天要检验超过2000个茶样,以确保茶叶的质量达标,这一过程令人叹为观止。值得一提的是,斯里兰卡是全球第一个启动数字化茶叶拍卖的国家,这一创新显著提升了茶叶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 数字化茶叶拍卖系统为茶农和茶商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确保不同地区的茶叶可以迅速进入全球市场。通过减少中间商的环节,斯里兰卡的茶叶能够更直接、更快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使得茶叶的新鲜度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持。 此外,斯里兰卡政府还为锡兰红茶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注册了锡兰狮子标志(SRI LANKA LION LOGO)的专利。只有符合政府质量要求并在斯里兰卡包装的茶叶,才可以使用这一标志。这一保护措施不仅保障了锡兰红茶的正宗性,还通过法律手段防止其他国家滥用这一标志,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真正的锡兰红茶。 斯里兰卡的茶叶种植区主要分为六大产区:努瓦拉埃利耶(NUWARA ELIYA)、乌达普萨拉瓦(UDA PUSSELLAWA)、汀布拉(DIMBULA)、乌沃(UVA)、康提(KANDY)和鲁胡纳(RUHUNA)。其中,康提(KANDY)产区尤为著名,曾经是马来西亚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茶叶来源。然而,由于价格上涨,马来西亚的商人转而选择其他产区的红茶作为替代品。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马来西亚的奶茶风味,导致如今的“拉茶”(THE TARIK)和咖啡店奶茶中,茶香远不如过去,更加依赖淡奶的香气。而市场上充斥着的含色素茶叶,不仅削弱了茶的原有风味,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不利。 在六大产区中,康提茶叶以其丰富的香气和浓郁的口感被认为是最佳之选。乌达普萨拉瓦(UDA PUSSELLAWA)和汀布拉(DIMBULA)的茶叶与康提茶有一些相似之处,而鲁胡纳(RUHUNA)地区的茶叶带有独特的烟熏风味,类似于印尼的茶叶。乌沃(UVA)地区的茶则散发着雪松木的香气,而努瓦拉埃利耶(NUWARA ELIYA)产区的茶叶则更为清淡,茶汤较为清亮,缺少康提茶的浓郁质感。然而,斯里兰卡的茶商往往通过将不同产区的茶叶进行调配,创造出独特的茶叶香气和口感,还确保了茶汤能呈现出诱人的红褐色,使得茶饮更具吸引力。 在此次考察中,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茶树变种。这些茶树叶片更加翠绿且坚硬,其稀有性使其成为制作顶级银针白毫(SILVER TIPS TEA)的理想原料。这种奢侈品茶叶因产量极少而价格高昂,类似于牙买加蓝山咖啡(JAMAICA BLUE MOUNTAIN),即便资金充足,市场上也不一定有足够的库存供应。 斯里兰卡的茶叶行业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工艺和品质,也体现了茶人对茶文化的深厚热爱。无论是每日严谨的茶叶质量检测,还是对数字化拍卖平台的创新,斯里兰卡的茶叶产业始终走在全球前列。政府对锡兰红茶品牌的保护措施,确保了茶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正宗性。 总体而言,斯里兰卡的茶叶行业让人深刻感受到茶人对品质的执着与热爱。从茶园到茶杯,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他们对高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斯里兰卡的茶文化深厚悠久,不仅茶叶品质出众,人民也十分热情好客。这个国家的环境洁净,文化独特,是茶叶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探访之地。斯里兰卡的茶叶不仅代表了历史的传承,也象征着现代化和创新精神的融合。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够体验这片土地的茶文化与风土,品味到每一杯承载着热情与匠心的锡兰红茶。  

品道优活 | 探索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