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心理学 | 双11落幕,驱动消费文化转型
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双11每年如期而至,早已成为消费市场的“盛宴”。各大电商平台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促销活动,期待通过各类折扣吸引消费者。然而,今年阿里巴巴宣布不再举办以往的双11盛典,而是将节省的费用直接用于补贴商家和消费者。电商巨头的策略改变,是否会引发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使其他平台纷纷效仿?抑或为竞争者提供瓜分市场的机会?对于消费者而言,双11盛典的缺席,是否预示着“疯狂消费”模式的终结?作为企业,更需深入剖析消费者心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调整策略,以实现长久增长。 从“即刻满足”到“买家悔恨”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双11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折扣,更在于对“即刻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追求。这种大规模、集中式的促销形式,巧妙地满足了消费者对“限时抢购”的冲动和“买得划算”的心理需求。折扣促销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使他们更倾向于为了短暂的愉悦而购物。然而,双11的缺席并不意味着“剁手文化”的消失,而是提醒企业在策略上有更多可能性。企业可以考虑在日常运营中维持这种“即刻满足”的体验,例如推出日常性的限时折扣或会员专属抢购机会,以持续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与此同时,双11的成功也揭示了消费者的“买家悔恨”(Buyer’s Remorse)心理。购物狂欢过后,消费者往往会感到财务压力和情绪上的落差,表明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容易受到“幸福幻觉”驱使,将购物行为视为情绪慰藉。企业可以正视这一点,通过倡导“理性消费”的品牌形象来缓解消费者的悔意,帮助他们在购买后获得更多的正面体验。例如,提供透明的退换货服务或延长售后支持,以建立信任感,让消费者对品牌有更大的信心。 应对“享乐适应”与避免“幸福陷阱” 对于企业而言,更长远的策略在于理解和引导消费者的“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现象。购物带来的愉悦感会随着体验频次逐渐减弱。为应对这一现象,企业可以尝试营造“体验经济”的消费场景,将购物与情感需求相结合。通过推出个性化推荐或组织社交互动,品牌可通过丰富的用户体验延长消费者的愉悦感,保持消费黏性和忠诚度。 此外,企业在设计消费体验时要避免落入“幸福陷阱”(Happiness Trap)。双11的促销氛围给了消费者短暂的“幸福感”幻觉,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逐渐意识到物质消费并不能带来持久满足。因此,企业应避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情感化、文化化的营销策略赋予品牌更深层意义。例如,可以通过环保倡议或公益活动打动消费者内心,让他们找到消费之外的更深层满足。这样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能吸引对“可持续幸福”感兴趣的消费者,使他们在选择商品的同时感受到价值认同。 变革中的创新契机 对于企业而言,双11的变革更是创新契机。在全球市场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可以借此调整消费文化,将精力从单纯的折扣促销转向塑造深度品牌体验。通过在平日推出小型促销节,增加消费者的“愉悦时刻”;或通过内容营销帮助消费者理解更健康的消费观念,推动其向理性、持续的消费方向发展。以长远目光看,转变消费文化不仅有助于企业构建健康市场环境,也有助于实现品牌的长远发展。 尽管双11盛典不再,商家们不会轻易放弃这场消费狂欢,资本力量往往会通过“借尸还魂”的方式引导消费者继续“买买买”,新的营销手段也将层出不穷。双11的变革为企业提供了重新思考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若能立足消费者心理需求,顺势而变,将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企业心理学 | 双11落幕,驱动消费文化转型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