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4, 2024

关于企业下市(上)

企业通常在上市时会进行大肆宣传,但下市的消息却相对低调。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企业下市的原因和情况,以及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自愿下市。 下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被证券交易所除牌,不再在公开市场交易。下市的种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愿下市(Voluntary Delisting),第二类是强制下市 (Mandatory Delisting)。我们今天先谈谈自愿下市。 自愿下市是由上市公司自主决定的。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在没有监管机构干预的情况下,回购所有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即私有化。企业自愿下市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公司可能觉得股价被低估或长期偏离了合理价位,认为内在价值高于市价。失去上市的价值后,大股东通常会在股价低迷时回购股权,实施私有化。 上市后,公司必须定期披露财务报表。如果业绩未达市场预期,投资者可能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为了维护股价稳定,大多数公司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敏感度过高时,为避免股价波动对公司造成损失,企业可能选择自愿下市。 有些公司可能渴望拥有更自主的决策权,不愿接受大众投资者的批准,因此选择私有化。私有化还意味着公司的主要决策权将重新分配给少数主要股东,提高决策效率。 此外,为了更专注于业务,实施中长期计划,如改革、内部整顿或架构调整,一些公司选择自愿下市。为避免计划导致股价波动,他们选择自愿下市,并专注于业务变革。同时,他们还能省下挂牌的费用,如行政费用、法律咨询费用,用于未来项目的资金支付。 有些公司也因市场不确定因素太高而选择自愿下市,特别是在发生不可控因素时,如政治不稳定、战争、疫情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自愿下市可能更有效地减少受大环境影响而导致的股价损失,之后可能再度上市。 虽然有人可能质疑这样的例子有多少,以及下市后再上市的企业是否能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但实际上,这并非绝对。 企业大亨丹斯里阿南达以私有化旗下公司而著称,这些公司往往以更高的估值再次回到市场。例如,他在2007年将明讯(MAXIS)母公司私有化,然后在2009年通过IPO将大马业务重新挂牌,筹得大约130亿令吉。 还有一些公司是因为被收购重组而自愿下市,其中康宁药剂(CAR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在2020年被大马7-11控股(SEM)收购后,选择了下市。 现在我们先说到这里,下一期将继续讨论“强制下市”。

关于企业下市(上) Read More »

30岁了,想转行会太迟吗?职场专家:当你犹豫时,先问自己这2个问题

读心理系,想做人资,毕业后5年却在另一个行业,虽然间接相关,却不是直接相关。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会设有人资部门,通常是大企业,而现在大企业用人,都要硕士学历,像是人资部,会比较偏爱人资研究所毕业的求职者。这个学历,是第一个必备的标签。   最近一名年轻人想换工作,可是履历丢出去,一直无消无息。今年29岁,面对旋即而来的三十而立,充满焦虑不安,于是来找我做职涯咨询。我一看他的履历,马上明白他卡在哪里﹑不获得企业青睐的原因。 他读心理系,想做人资,毕业后5年却在另一个行业,虽然间接相关,却不是直接相关。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会设有人资部门,通常是大企业,而现在大企业用人,都要硕士学历,像是人资部,会比较偏爱人资研究所毕业的求职者。这个学历,是第一个必备的标签。 如果不具人资所学历,至少过去的工作经历是在人资部门任职,熟悉企业的选育用留等各个环节与工具。假使连这个第二项标签都不具备,就必须是学校刚毕业未久,具备年龄上的优势,但是到了30岁,还没进过这个领域,的确会有些困难。   你要依靠的不是机会,而是幸运 不过也有特例,我在教授的斜杠进阶班有位学生,5年前进到企业做人资之前,换过不少工作,像是在旅行社做OP,还开过舶来品店2年﹑做占星师1年…直到40岁,一个因缘际会,加上他很会表达﹑为人热心,被破格录用,月薪5万多元。可是这种例子不足为恃,因为靠的是「机会」,而机会是别人给的,最不可靠,无法预测与仰赖,最终仍然要靠自己才行。 人的一生,有三大决定关键,依序为命运﹑机会﹑幸运,各指的是:   命运: 天生下来就决定的,比如家庭﹑父母﹑手足﹑美丑﹑智商等,这是个人无法控制的部分,没法改变,只能改善。   机会: 需要当下透过行动来掌握,像是买一张彩券﹑投资一档股票等,但是只能部分控制,无法百分之百掌握,其中运气的成分极大。   幸运:   可以透过长时间耕耘而不断加强中,比如工作﹑理财等。虽说好运与坏运各五五波,但是在经过努力之后,好运的机率会逐渐提高,慢慢的就变成一个充满幸运的人﹑令人羡慕的上帝宠儿。 还好,不论找工作﹑或做工作,都属于「幸运」的范围,这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可以靠自己去调整与改变,渐渐握有主导权。接下来,你最想知道的,莫过于究竟要做哪些事,才能越来越靠近幸运﹖我的答案是…贴标签!   标签越多,求职路上越幸运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根据你要达到的目标,把需要的条件准备妥当。像是想到大企业做人资,不妨上网查看企业都列了哪些求才条件﹑有哪些相关的讨论,并向大企业的员工侧面打听,了解必须要具备的「标签」有哪些,学历标签如人资所硕士﹑心理系所,技能标签如证照,工作经历标签如人资经验。所以,标签有两个特性: 1.越相关,加权越高! 2.越多个,总分越高! 有些人之所以在求职上看起来比较幸运,是因为他们在之前把所有的相关标签一一准备好,贴在胸前,企业一眼就能辨识他们的存在与能力,机会的弹珠便会向他们倾斜,一而再,再而三,别人就会以为这些人是天之骄子﹑格外幸运。其实,他们的幸运是靠自己创造与累积,并没有比较走运。   再来看本文的男主角,在刚毕业时,他有想到考人资所,可是考虑过多﹑犹豫再三,比如他会想台湾的人资所没几间,而他不是本科系,不容易考上,于是放弃没去考,这样过了5年。不过除非有特殊的机遇,有企业愿意当他是25岁,从人资最初阶做起,而他本身也蹲得下去,就有机会进到人资领域。 假设此路不通,还有没有别的路子?有啊,他也想过读心理咨商所3年,考上心理咨商师!可是打听的结果,发现心理咨商师的月收不稳也不高,也就不了了之。现在30岁,就算顺利毕业之后拿到执照,也叫34岁,是一个令人心惊胆跳的「高龄」!这是他踟蹰不前的原因。说着说着,他突然沮丧地说:「一切都晚了,都来不及了。」   没有「早知道」,只有「早去做」 他对时间的焦虑,可想而知。问30岁的人,几岁算老﹖他们会说35岁!可是如果换成从35岁回头看30岁,情形就大不相同!我们大多数人回头看年轻时,是不是都有些抱憾? 都会说:「早知道,我那时候应该去学…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早知道,当时我应该改变的,今天就不止如此」   所以,现在是那个「早知道」的年龄,而千金难买早知道,不是吗?假使他现在啥都不改变,到了35岁时,会捶胸踱足地说:「早知道,30岁我应该发了狠,放下一切去读人资所」,或是「早知道,30岁我应该别想那么多,去读咨商所」,这么一来,在35岁时,至少有一个标签让他能够接近想做的工作。   时间一直在流逝中,现在你嫌时间太晚﹑害怕来不及,5年后你会更害怕来不及。还不如换个心情,站到35岁这个时间点,回头看自己的30岁说: 「还好,当初我做了这个改变,今天才来得及能够有这个机会。」 贴标签需要付出时间与心力,也可能失败,但是如果凡事都因为事先无法确定100%成功,就放弃不做,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失败!以及必须面对因为时间流逝,生涯越来越高的风险。所以做好求职条件的准备,只有「早去做」,没有「早知道」。当你在犹豫要不要去做的时候,不妨问2个问题:   如果现在我去做,3年后会怎样? 如果现在我不去做,3年后会怎样?   答案马上浮现,有做就有机会成功,没做就是注定失败,那么还犹豫什么?就去做啊!做任何对的事,不嫌晚,就会永远来得及。而之所以来不及,是因为从未开始去做。   《今周刊》作者简介_洪雪珍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909200018/?utm_source=popin

30岁了,想转行会太迟吗?职场专家:当你犹豫时,先问自己这2个问题 Read More »

员工管理 | 当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需要权衡时,如何选择?

当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需要权衡时,如何选择? 很多老板都会问,到底管理一家公司要有完整的制度比较好,还是实施有弹性的管理方式比较好?想要实施Work From Home办公模式,但实际上又放心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何时该人性化?何时该制度化?这似乎都是老板们一直纠结的问题。那么,如何权衡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需要考虑到公司的不同阶段。在初创阶段,建立高效率的核心团队比任何事物都来得重要。过于繁琐的制度只会拖延效率,导致不必要的“官僚化”,而破坏整体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个时候,公司需要更多的投资建立高效率的团队,并且让团队了解公司的愿景,适当给予薪酬激励。   当公司业务开始发展和进入稳定期的时候,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明确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无论是大公司或小公司,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责任,确保大家的目标是对齐的,最后才可以共享成果。在这个阶段,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制度化,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公司运营和员工行为。   当然,在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也需要有一个平衡点。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应该过于僵硬和刻板,应该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工作风格,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与此同时,管理者也需要注重人性化,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在实施Work From Home办公模式时,需要权衡员工工作效率和人性化管理的平衡。首先,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以便更好地管理员工的工作。同时,公司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工作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员工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最后,公司需要给予员工足够的自主权和信任,让员工能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总之,公司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来定夺。初创期的公司需要注重高效率和灵活性,而稳定期的公司则需要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无论什么阶段,公司文化的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员工管理 | 当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需要权衡时,如何选择?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