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120个品牌的滤水器是备受怀疑清真状态 ~ 滤水器组件是由动物骨头制成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发展局(Jakim)建议餐厅经营者确保使用清真认证的滤水器。 近日发现有些在市场上销售的滤水器是使用动物骨头,甚至有的是用猪骨头制成过滤器组件引发了极度的关注。 清真食品管理部总监 Bukhari Md Akhir 表示:“当滤水器获得清真认证,也表示其滤水器是有质量,是无毒、纯净和有营养,这是对消费者的保障。” Bukhari 最近在布城(Putrajaya)的 KiniHalal 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说,已经在 SmartHalal 应用程序和 Jakim 的 Halal 网站显示了获得清真证书的公司列表。 清真食品管理部总监 Bukhari Md Akhir.  图 MyMetro 资料来源 1: KiniHalal视频:清真食品管理部总监 Bukhari Md Akhir 和 Panaxy Group 董事总经理何少杰为节目嘉宾。 视频请点击:https://youtu.be/nmqVs5PAGoY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大学(USIM)伊斯兰教与法学院讲师(Pensyarah Fakulti Syariah dan Undang-Undang, Universiti Sains Islam Malaysia (USIM))Dr Mahyeddin Mohd Salleh 对此事进行了揭示,他的研究表明,有一些滤水器使用动物骨头制成生物陶瓷的滤水器是为水提供钙。他也说,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滤水器是没有清真的认证。目前市场上至少有120个品牌的滤水器是备受怀疑清真状态,并且以便宜的价格出售,是用动物骨头制成的组件作为活性炭来过滤污垢。 Pensyarah Fakulti Syariah dan Undang-Undang, Universiti Sains Islam […]

120个品牌的滤水器是备受怀疑清真状态 ~ 滤水器组件是由动物骨头制成 Read More »

营养扫盲 | 对症吃米

米饭是很多亚洲人的主食, 可是近期,越来越多的健康专家跳出来说米饭不好, 我们不应该要吃米饭。 那食用了几千年的米饭, 到底该不该吃呢? 其实, 大自然里天然存在的食物, 都没有该不该吃的问题, 只有吃的对不对的考量。 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 在配合维生素B群及酵素等营养物质下,能够被身体立即地消化、吸收、转变成有用葡萄糖,可以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 提供能量。但是, 过度食用精致的白米饭, 就会使体内葡萄糖含量升高,当身体无法把过多的葡萄糖燃烧的话, 就会造成葡萄糖囤积, 引发脂肪肝、肥胖、高血糖等慢性疾病。 加上精致白米严重缺乏维生素B 群, 影响转换能量的机制,使葡萄糖囤积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其实只要能控制好吃的量, 还有选对吃的米, 米饭一点也不恐怖。 除了能提供能量之外, 西方营养学证实了很多能煮成米饭的谷类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和血清素, 能让我们放松脑神经, 帮助入眠、稳定情绪。中医认为,五谷为气血生化的泉源,为生命的起源, 还具有调理脾胃, 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症吃米吧: 小米 五谷杂粮中难得一见的碱性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剂,植物化学物质和多酚。 内含的非淀粉多糖, 能帮助控制血糖。 所含的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纤维, 则能帮助抑制脂肪、胆固醇的吸收, 改善血脂问题。 除此以外, 小米的蛋白质含量比其他谷类来的较高, 而且不含麦麸, 就算有麦麸过敏, 或在进行无麦麸饮食者都能食用。 从中医角度, 小米味甘, 能调理脾胃功能, 帮助安眠, 尤其适合消化不良, 胃胀风,胃酸过多或失眠的人。 小米也需要容易消化的谷类, 肠胃功能较差的宝宝和银发族都适合食用。 糙米 糙米含有丰富纤维, 维生素B 和矿物质。 糙米所含的维生素B ,

营养扫盲 | 对症吃米 Read More »

亚洲领先植物性科研食品企业 Green Monday 绿客盟完成 4.8亿元人民币融资

亚洲领先的植物性科研食品企业Green Monday Holdings(绿客盟)宣布完成高达7千万美元(约  4.8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TPG旗下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和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Limited)领投。 本轮融资是目前亚洲植物性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融资,获得全球各地新进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包括机构投资者  CPT  资本(CPT  Capital)、富瑞集团(Jefferies  Group)及信和集团的黄氏家  族信托基金(Ng  Family  Trust);国际巨星王力宏和著名公益组织 Room To Read 创办人及影 响力投资者  John  Wood  也成为新进投资者。现有投资者则包括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的爽资本(Happiness  Capital)、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知名摄影师、艺术家和 植物性饮食倡导者玛丽·麦卡特尼(Mary McCartney)以及著名保育家和 Musings 创办人苏 珊·洛克菲勒(Susan Rockefeller)。全球投资者踊跃支持本次募资,反映了将植物性饮食作为 全球危机解决方案的意识不断提高,并引领众多投资者挖掘可持续消费趋势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 Green  Monday  Group(绿客盟集团)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杨大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理念相同的  全球领先机构及投资者合作,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及粮食危机等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的迫切挑战。在TPG睿思基金、太古等投资者的支持下,我们朝着共同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Green Monday Holdings 旗下运营食物科研公司 OmniFoods 和植物性饮食生活平台 Green Common(绿客门),致力于推广领先植物性饮食模式。OmniFoods 研发的创新植物蛋白食品包括 OmniPork 新膳肉、OmniPork  Luncheon新餐肉、OmniPork  Strip新肉丝,以及OmniPork新膳肉健康速食系列。Green Common 绿客门是集合植物性产品零售、分销及餐饮的一站式全方位食品平台。Green Monday Group 于 2020年荣登美国《财富  Fortune》杂志「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ld)企业榜单。 Green  Monday

亚洲领先植物性科研食品企业 Green Monday 绿客盟完成 4.8亿元人民币融资 Read More »

企业心理学 | Super Ring 到底有多 Super ?

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说到 MCO1.0 初期最火红的大马本土零食,Top of Mind 应该非网红零食 Super Ring 莫属了。 据媒体报道,2020年5月末梢,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脸书上载「吃零食,看好戏」的照片,调侃味十足。 当时他手里拿着的是国人最为熟悉的零食Super  Ring。事隔两个月,2020年7月末梢,公正党宣传主任拿督斯里三苏依斯干达在社交媒体上传自己吃Super  Ring的照片,即时引来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忠告:「三苏,别吃太多,注意减肥!」;同一时期,针对网民和政敌的挖苦,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女儿诺雅娜在社交媒体发文还击,让Super Ring再次成为浪尖上的主角。 官商课题从来都是千丝万缕,但是说到Super  Ring能一再成为零食行业、商界,乃至政坛的风头话题,其原因是众人的聚光灯对焦在这款陪着国人成长、陪着国人老去的零食的同时,让人更为津津乐道的是,这一直都在的零食,怎么就突然成了网红零食,还红到国外身价飙升。凭什么呢? 其实在这之前,Super  Ring也曾因明星效应和网购效应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对口」指的不仅是「口味」 韩国女团BLACKPINK曾在新加坡吃过Super  Ring,后来在大马开唱时期在便利店发现了这款让她们念念不忘的零食。Super Ring如今在韩国被称为大马第一零食,这款超夯零食每包售价1200韩元,相等于4令吉。 Super Ring是零食,零食在生活当中属于「想要项」,而非「需要项」。零食口味因人而异,就Super Ring而言,有人爱芝士的奶香味,也有人觉得芝士膻味过重而不喜欢。若有一种味道吃了之后让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那就不仅是喜欢这么简单,而是升华成为「想要」。另一层次的转化,就是把「想要」变成「需要」,变成像呼吸一样「上瘾」。 大马妇女Rabiatul Adilah Ibrahim是一名家庭主妇,也在网购平台经营网卖生意,而Super Ring就是她的热品之一,每包售价达20美元(约50令吉)。 大数据的时代,映入眼帘的广告都是「对口」的,只要市场上有噪声(noise),便是一个好的「契机」。Super Ring 接二连三地遇上明星、网红和政客,其市场策略就像是插上双翼在浪尖上飞驰般顺风顺水。 以「偶然」创造「必然」 在马来西亚每包售价1.60令吉的Super  Ring,在韩国售价1200韩元(约4令吉)、在美国可卖20美元(约50令吉)。虽说物以稀为贵,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稀缺物品都贵,这其中供需法则还是会起达关键性的影响。在供 应和需求的原则下,当需要远高于供应的时候,出现「贵」的情况也是理所应当的。 即便是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可以有不同的卖价,同样的,通过不同的管道,甚至不同的代理商,也会呈现不一样的业绩,Super Ring就是一个活鲜鲜的例子。 如果说Super  Ring突然名声大噪是偶然性,是「那么巧」被明星尝到了,又「那么巧」是对口的口味; 「那么巧」被网卖卖家纳入商品列,又「那么巧」让许多网购者看中; 「那么巧」政客想要调侃的时候,手上拿的正是那一包,又「那么巧」被拿来大做文章,何不利用这一切的偶然性乘胜追击,趁机制造更多话题或是配合推广,让「偶然性」变成    「必然性」呢? 在品牌成名的历程中,需要以强化宣传的方式把品牌灌输给消费者,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注意度、认知度、依赖度,从而促进和扩大产品的销售,树立品牌形象。以「偶然」创造「必然」,除了合口味,还要合时宜、合时机,比如在广告词中植入反射性问题:你需要减压吗?你是在暗示啥吗?能一句话就打动消费者的心,便是赢家。 在「偶然」的浪尖上继续乘风破浪 BLACKPINK明星效应下的Super  Ring是超夯零食;网卖卖家行销效应下的Super Ring是好吃、好赚,让主妇也能自强的商品;在纳吉效应下的Super Ring则更像是调侃工具。 品牌或市场策略在实施上常会遇到困境和瓶颈,是因为处理消费者的反应和行动方面缺乏全面的理解和即时的控制,以至于在发生「偶然」事件的时候也产生了不确定性。在某些环境下,不确定的程度无法完全消除,却可以转化。真正因为其不确定性,迅速及适当的反应能降低伴随「偶然」而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甚至把情况转为对自己有利。 品牌的建立决不是权宜之计,品牌的打造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计划。因此,品牌和市场策略需要顾及的因素除了树立全局观念、深思远虑、筹备实践、根据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因时制宜、接地气,说时下消费者听得懂的潮语、调侃语、用词、暗示、明示,与消费者在同一频道上进行心领神会的沟通,巧妙地为话题的热度保温,把品牌锁定在偶然掀起的浪尖上,继续乘风破浪。

企业心理学 | Super Ring 到底有多 Super ? Read More »

企业心理学 | 野味饕餮,是「滋味」还是「知味道了」

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坊间有云「背朝天人可食」,「野味」更是一绝。从入门等级的山鸡、野兔到蛇、狼、豺、狍、狸,再到猴子脑、穿山甲,甚至千金难求的海豚、浣熊。若干年前被视为治病滋补偏方的野味,当接受度日渐提高,也就成了一种时尚。 若把吃野味的心态套用在企业管理,会出现哪些有趣的联想呢?! 层次需求 (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论理(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从基本需求一直往上推移,从第一层的生理需求开始,到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再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就这个理论来看,进食是人类的生理需求,但是吃 野味却已经超越了是否「需要吃」的阶段,而是追求一种满足感,吃得起、也敢吃,甚至把全过程拍照或摄影记录,上载到朋友圈里炫耀。所以,此举却更多倾向于满足高层次的需求,犹如在事业或职位上往上爬的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好奇心态 (Curiosity for Creativity) 即便坊间都默认野味带有许多病菌,但是还有部分的人抱着好奇心去尝试、去挑战,人云亦云导致无知,后果是无法预计的。盲拳可以打死老师傅,但是在打盲拳的时候,是否已经铺排好策略,能够把无法预知的后续事故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预计风险?还是出了这一拳,下一招到底要打在哪里还不知道?这种打一招算一招的套路固然能让对方看不透,但是,千万别把自己丢在云里雾里才好。 无法自拔 (Loyalty) 对于一些食客,野味只是尝鲜,有一些则是迷恋某些野味的味道。如何留住客户群?对上胃口就是关键。有一句微商业者常用的广告词:刚好你需要,刚好我有货。这就是对上胃口的例子。那么,如何让有需要的他们再刚好有需要的时候想起有货的你呢?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就是最好的保温,若能让他们成为你的朋友,甚至对你产生依赖就最好不过了。 独特定位 (Positioning) 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常常会陷入一个迷思,受困于所谓的框框条条,觉得某一些职位的特质就必须是一个既定的形象。所以,当组织里缺少了这一类型,唯有「以形补形」,吃猴脑补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另一个吃的原因是为了进补,然而,以形补形和进补是有差别的。进补是因为某种野味的功效,比如猫头鹰被视为可治哮喘,所以被哮喘病困扰的就跃跃一试。 定价策略 (Pricing Strategy) 物以稀为贵,野味不像一般随手可得的食材,所以价格偏高。许多食客沉醉于「吃得起」的优越感,把吃野味当作「高尚」的消费活动。但其定价来自于供求定律还是商家的手段?由于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够花费得起,某些商家特意把售价提高,让消费者将高价格联想为高品质。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能以价格来衡量,更多的时候,只是商家的一种销售手段,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 突围奇招 (Desperate measures for desperate times) 吃野味治病一说如非常时期用的非常法,即便只是坊间传说,效果无保证,但是到了药石无灵的时候,什么方法都要尝试。这种用奇兵突围的猎奇心态在企业管理里,无论是在用人或是策略上都会大派用场。当原有的团队再也变不成什么花招,那么,注入新血为企业带动改变和激发新思维;当日复一日的招数不再奏效,当企业到了无计可施之时,所有的偏方奇招就可能是救命丹,一试无妨。 复古循环 (Cycle of trend) 在资源短缺的远古时代,人们为求生存就地取材,别无他选的情况下「废柴」也得当「好柴」烧,为了果腹,树皮杂草都得往肚子里塞,更别说是猎食野味了。人类进化至今,早已脱离了以地为席的年代,但是,复古潮流一直在循环,将古早、正宗、情怀融入产品,让其更具「风味」。 就事论事 (Be Realistic) 野味和管理之间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然而,深入探讨,每个章节的特点环环相扣,彼此相互影响和辅助。建议逐一回答以下的问题,尝试草拟一张「独门偏方」。 层次需求——商家需要满足的需求和欲望是什么? 好奇心态——好奇杀死猫,却还是有人一头栽进去,视乎商家如何引导。 无法自拔——如何让客户一而再、再而三? 独特定位——卖点要集中客户的渴望「中心」,一个就够了。 定价策略——有一种高尚,叫做「高攀不起」的优越感。 突围奇招——无路可退和没什么可输的就是最好的理由。 复古循环——有一种时尚不是过时了,而是进入了循环的流程。 就事论事——若无法预计和掌控局面,只能随波逐流,随时准备搁浅。 回顾疫情爆发至今,疫苗还在研发中,这说明了什么? 站在企业的立场,多方尝试和挑战是开拓新疆土的途径之一。然而,需要考量的是,进可攻、退可守。任何策略的实践都必须就事论事、掌控管理、控制局面,在尝试和挑战的同时,确保能掌控和预计后续发展。除非是破釜沉舟,否则,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企业心理学 | 野味饕餮,是「滋味」还是「知味道了」 Read More »

Mission 0.07 蔬食醒觉运动 ~ 08.08.2020

马来西亚蔬食生活协会(Veganlife Society Malaysia)于 2020年8月8日在 Berjaya Time Square Hotel 举办的 Vegan Nite「蔬食夜 · 食尚宴」,当晚也启动了M.007 蔬食醒觉运动的活动。 你是否想过,每天选择的食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及世界有所关联?吃一餐蔬食,等于种了0.07棵树。这概念或许有些薄弱,对生活的影响不算太大,但积少成多,汇成江河,吃一年蔬食,相当于种了82棵树,最终能达到健康生活与低碳环保的效果。 M0.07 成立的目的,是为号召人们奉行蔬食主义以达环保养生。荤食者一年可制造1500公斤的二氧化碳,而素食者一年仅产生430公斤的二氧化碳,这其中1070公斤的差距,相当于82棵树一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了不将气候灾难留给下一代,蔬食是减缓全球暖化最有效率的方法。 当晚出席出席活动的嘉宾来自各个领域,当中包括著名企业家、比利时驻马来西亚大使、演艺界、教育界等等: 开幕嘉宾特别邀请到: #丹斯里林伟才博士 Tan Sri Dr Lim Wee Chai #丹斯里拿督斯里陈志远 Tan Sri Dato’ Seri Vincent Tan #比利时驻马来西亚大使 Ambassador of Belgium to Malaysia ~H.E Mr. Pascal Gregoire #发起人:赖伟荣 Kevin Lai, 杨珹量 Winston Yoo, 叶永辉博士 Dr. David Yap   「Mission 0.07」蔬食醒觉运动推广方式 ①寻求支持伙伴 结合媒体、社团组织、企业共同宣导推广、募集协会百位「荣誉赞助发起人」 ②线下宣导推广 号召一起来做拯救地球的007,感染亲友一起来响应 ③挑战及奖励 累积达某一指标餐数或数目后,给予特别的奖励或称号 我们需要跟多人士参与一起推动此活动,欢迎你联系本协会。 #荣誉发起人:

Mission 0.07 蔬食醒觉运动 ~ 08.08.2020 Read More »

丹斯里林伟才 | 素食——发展企业向善的力量

想要有健康的身体最好的方法是先去了解身体的构造,从而知道如何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人体是由一百万亿个细胞组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完全是由这些隐藏在每一个小小细胞里面的物质决定的。要好的细胞,原料(饮食)很重要,你吃什么都会反映在你身体。   五种好的习惯——健康的活到120岁的目标是可行的,条件是你必须养成五种好的习惯 1. 清洁好 个人卫生很重要,一天刷三次牙和冲两次凉 2. 饮食好 营养均匀,分量合适 3. 工作好 保持头脑灵活 4. 运动好 每天拉筋 5. 睡眠好 精神饱满   健康的重要性 你对健康的重要性的意识有多高?一个人平均寿命是80年。金钱是买不到生命和时间,但健康可以赚到时间,可以是多10年,20年,甚至是40年。对于生意人来说,10年的时间可以完成很多项目,赚更多的金钱。意识到这一点的人,生命可值得百万或数十亿,主要是你必须要有意识,知识和肯付出行动。 人生哲学 有些人对素食有点误解,认为吃素不能给予身体均匀的营养,丹斯里林伟才不那么认为。他吃素大约3年,身体更健壮,每天上班都精神奕奕,甚至因为吃素后每天 早上厕所都变得顺畅,这样又赚了20分钟的时间可以开会去。他也举了几个例子,自然界中许多健壮的动物都是吃草或植物为生的。 微小成长的力量 丹斯里林伟才当晚也分享了关于「微小成长的力量」。 他建议大家在做任何事上引用「坚持每天进步1%」的理论。他常说:「如果每天进步1%,在一年里内就能进步38倍,若每天进步2%,一年后就会有1380倍的改变;相反的,如果每天稍微退步1%,一年之后便会失去 97%,仅剩3%。」在生活中持续微小成长的力量,回报率将无可限量,每天为自己增加多一点价值,收获不凡的人生。如果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要坚持每一天都吃的好(健康),而不是昨天吃的好,今天随便吃,明天再吃的好。要知道,一餐的不健康,对身体的伤害是多餐健康饮食都补不回来。

丹斯里林伟才 | 素食——发展企业向善的力量 Read More »

第159期 ~ 顶级手套构建企业向善的力量

从企业家到慈善家:顶级手套构建企业 向善的力量 据大马研究、咨询及科技中心(CREATE)首席执行员黄颖欣面子书发文表示,新冠疫情蔓延初期,顶级手套集团(Top Glove Corporation Bhd ) 创办人丹斯里林伟才以及董事会成员迅速答应了她提出的手套捐赠的要求。该集团也是全马第一家捐赠物资并运送到湖北省当地医院的手套制造商。 事  实上,顶级手套几乎每周都会收到慈善资助请求,所以在疫情来袭之际,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持续秉持「取于社会,用于社会」的信念伸出援手,给予医疗方面的帮助,并承诺向湖北省武汉市的医院捐赠300万只手套。林伟才表示,手套是医疗保健行业中必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是在传染病爆发时,医疗人员必须使用的防护物品。顶级手套为能够帮助保护和挽救生命而感到幸运,并将加速生产以协助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加强保护,安然度过疫情窘境。 林伟才认为,在生意的道路上一定会经历很多波折和考验,需要有心理准备面对挑战。全球手套需求量与新兴和发展市场正在稳定增长,通过各地区强劲的市场基本面的推动,手套是医疗保健行业中炙手可热的项目,而客户的保健意识亦于发展中市场日益提升。疫情为患期间,顶级手套并未过于专注在无法控制且短暂的外在因素,反而继续专注于控制内部因素,把资源投入研发、创新及自动化以提高产品品质与流程效率,并结合机器和软件以实现高重复性和可靠性;积极采取研发、创新、持续改进未来,与市场并进。   何为行善? 「行善,习惯了就会觉得容易,所以好的事情要每天做,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提醒。」那是林伟才的行善心得。林伟才认为企业本身必须先具备行善的条件才能回馈社会,先照顾好自己、先自爱、自我鼓励、自动自发,基础才能好,否者自顾不暇何以帮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唯有大家群策群力才能社会祥和,善举才会长久,所以,他总是以身作则,鼓励其他的企业一起行善。   慈济人的慈济人文乃心灵健康的基础 林伟才在2002年第一次加入慈济基金会,与家人都是慈济的志工,也是活跃于慈济活动的慈济人。分享身为慈济志工的心得,他表示,在慈济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得亲自着手做慈善。他认为慈济十戒灌输的是心灵健康的价值观,让他受益匪浅,所以才会令他全情投入。「把时间用在好的地方,学习好的价值,比如礼貌、感恩、尊重、爱,学到了就不吝跟职员和同事分享。」 慈济的使命是减轻有需要者的苦难,并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中文里,「tzu」(慈)表示同情,而「chi」(济)则是救济;志愿者们皆敞开慈爱的心,并伸 出援手为有需要的人服务。这与林伟才的观念如出一辙,因为对他而言,工作是爱好、运动是责任、健康是财富。他认为,若不工作便无法继续为公司、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在他的认知里,工作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同时也在改善社会,因此常鼓励其员工、家人和朋友实践相同的精神和理念,鼓励每天自我增值并持续学习。   贤君良才、企业栋梁、社会楷模 「若个人好但社会不好,便不能长远。」林伟才的一番肺腑之言道破了他一直秉持以身作则的领导方式——在鼓励其他人之前先做好榜样。2009年6月14日,顶级手套基金会(Top  Glove  Foundation)正式成立,旨在为慈善、教育以及环境和社区有关的活动捐献资金。在2009年,林伟才与夫人董秀美共同捐献100万令吉作为基金会的创始基金,之后该基金会也获得其他公司与个人捐助,促使顶级手套基金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顶级手套基金会也承办不少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并提供奖学金予本地大学就读的学子。 顶级手套基金会的宗旨如下: 第一:以慈善为目的。通过捐赠、赞助和其他方式提供资金给有需要的社群。 第二:以教育为目的。通过提供奖学金、提高教育水平和其他教育相关资助。 第三: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的立法规定,举办与环境和社区相关的活动。 自成立以来,顶级手套基金会共捐献了约3000万令吉,其中大部分的捐献来自顶级手套。另外,林伟才也将其年薪的7%捐献予该基金会,出钱出力推行善举。   为人生加分,提高个人和社会价值 健康是成功的基石,而预防疾病最重要的是需要保持适当的卫生习惯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62岁的林伟才表示,自己已经十多年没生病,并且如素已经18个月,原来这就是他精神奕奕且中气十足的秘诀。 疫情持续蔓延期间,林伟才建议大家遵循医疗机构发布的准则,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他分享,健康和长寿必须维持的五个良好的习惯,即清洁好、吃好、工作好、运动好及睡好。健康可以赚取人生更多的时间,而林伟才的目标,是努力活到120岁。 「我们需要有知识并努力健康和长寿,所以大家要照顾自己的健康,吃素,多食用蔬菜、水果、豆类以及鸡蛋,每天运动30分钟,保持睡眠7-8小时,工作、学习,并与社会保持联系。」 林伟才相信,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增值以确保个人、公司、国家和社会的成功。他常说:「如果每天进步1%,在一年里内就能进步38倍,若每天进步2%,一年后就会有1380倍的改变;相反的,如果每天稍微退步1%,一年之后便会失去97%,仅剩3%。」在生活中持续微小成长的力量,回报率将无可限量,每天为自己增加多一点价值,收获不凡的人生。 生意与良好的价值都是息息相关的,林伟才坚信好的奠基是企业成功的基础。顶级手套的企业价值观是尊重Respect、诚信Integrity、价 值 V a l u e 、 赋 权 E m p o w e r m e n t

第159期 ~ 顶级手套构建企业向善的力量 Read More »

俶傥瑰玮, 良师益友 | 张玮良

Team Unity Advisory 创办人 蚁塔商学院总裁兼首席讲师 【俶傥瑰玮, 良师益友】 「中小型企业成功与否,管理层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37岁的张玮良,访谈过程当中一直强调学习和受教。为何他对读书学习如此鼓吹?这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玮良出生在一个快乐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是一名老师。小学开始,他就常在父亲公司,看着父亲在办公室里主持会议,培训员工,激励员工,就希望长大后也能像他一样。可惜,13岁那年,父亲患病长时间无法工作,导致生意严重亏损。储蓄变成了医药费,车子和房子必须变卖还债。幸好,有好心的亲戚收留他们。中学时期都是以半工读来帮补家庭生活费。毕业后,他加入寿险业,同时也在一家公司当销售人员,晚上及周末就是一名柔道教练。为了应付这三份工作,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27/7/2019 玮良带领国际青年商会主办了“现金流理财工作坊“ 并拿下大马记录大全”   莎士比亚说过: 「钱是一个伟大的魔棍, 随便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他突然意识到,他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而是用金钱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也在这时候,玮良意识到,知识是很重要的,之前盲目的努力并没有让他离成功近一点,而选择对的方向,经过设计规划,努力才能开花结果。当下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当一名全职寿险从业员,要自己专注做好一件事。 他心中立下了自己要遵守的原则: ① 彻底了解行业的内外 ② 时时刻刻都有敬业精神 ③从现有工作中找乐趣 ④ 累积人脉及名声 立志要帮助他身边的人一起成功 他一直遵守着这些原则,不但销售做的稳,也慢慢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玮良奋斗的力量源自于守护家人的那颗心,当自己强大了才有能力保护好家人。他心里一直痛记着之前捉襟见肘的日子,同学们为他发起募捐交学费,妈妈需要区区的RM120也得捏着。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使得他在慢慢变强大的过程当中,他立志要帮助他身边的人一起成功。 在玮良背后不断支持的核心人物   创办Team Unity Advisory 2012年时,他身边多了二十多位与他共同奋斗的伙伴。在2016年,他与伙伴们正式成立Team Unity Advisory, 在寿险业创出一番骄人业绩,  曾多次获得Million  Dollar  Agency  荣誉。玮良透漏,能在几年内拥有自己的团队并持续扩充成长靠的不止是不辞辛劳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孳孳不倦的阅读,上课和与前辈导师学习。团队里个个都是百里挑一和培训出来的精英。 老板不在,公司能照常运作吗? 玮良认为团队即使没有了他也会依然蒸蒸日上,因为公司的管理都是有系统化的。他们把所有的技巧,知识变成培训系统,不再用传统的方式「见招拆招」无字天书。玮良亲身见证了培训的力量,希望可以把实战经验分享给更多企业。 蚁塔国际商学院程的诞生 后来在有机缘之下,与栽培自己成长的老师们创办了蚁塔国际商学院。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景,就是激发培养高效人才, 培训拥有全球视野的企业领导者,成为全球培训界的领袖。蚁塔商学院主要是帮助企业实现 阶段性战略目标, 为企业源源不断的培訓专业、 职业、价值观匹配的人才,助力企业发展和成长。蚁塔商学院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认证文凭是马来西亚大学(马大)认证的,当中最火红的区块链课程是受到老板们的推荐为提供全面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干货。 2018 年玮良出版了《游戏思维》   关于区块链,你了解多少? 大部分的人可能会直接说比特币就是区块链。更准确的说法,是有了区块链的技术才会有比特币。区块链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技术,它具有改变我们所有数据和交易存储方式的巨大潜力。近几年来,我们看到领导者们开始积极了解 这项技术以及它在不久的将来如何影响人民的生活,运用这些知识去帮助公司创新。近期来参加蚁塔商学院的区块链课程都是企业的领导或老板本身,大家踊跃讨论未来的趋势与商机。 线上的方便,企业的商机 大家都意识到多个行业和工作因为科技进步、经济的全球化发生变化,包括他的行业。他认为「线上的方便,国际化可以更多企业家变得强大。就像我自己在疫情期间就毕业了两个专业文凭

俶傥瑰玮, 良师益友 | 张玮良 Read More »

好文转载 | 投资管理的未来,为什么将由女性主宰?

女人比男人更会投资?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为什么这一现象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效益? 长期以来,金融和投资领域一直为男性所主导,然而随着新时代女性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强的事业追求,女性在不同领域中的力量也变得不可忽视。 近年女性投资人在金融界优异的表现,就体现了这股“她力量”的崛起。例如Jane Fraser在2021年2月接任花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成为华尔街大型银行中的首位女性CEO。许多近期推出的大型对冲基金,也都由女性掌管。 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发布了“全球女性投资理财报告2021”,揭示了金融领域的转变。该研究调查了从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520万个客户的账户,发现女性投资者的人数自2018年以来增加了50%。目前,有67%的女性将退休储蓄和应急资金以外的储蓄投资于股票。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揭示了女性的投资回报率,比男性投资者高了0.4%,这显示了女性在投资方面比男性更优秀。 富达投资的女性投资者和客户参与主管Lorna Kapusta透露:“一项很显著的转变,是有更多女性开始学习如何投资,以及该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评估和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同时,她们也学习如何管理现有的投资组合,以确保投资适当。” 男性输在过度自信 女性之所以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有好几种理由。 首先,女性投资者不会择时交易,这种做法需要极高的预测能力,出错的机率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女性的交易量往往少于男性,也因此减少了需要支付的交易费;她们也会在投资前做更多的研究。 反之,男性更容易过度交易。2001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Brad M Barber和Terrance Odean发现,男性的平均交易量比女性高出45%。两人较早的一项研究显示,交易最多的投资者,其年回报率比股市的整体表现低了6.5%。过度交易的原因,是因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正是金融男的共同点。 该项研究也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具备作为投资者的知识。因为缺乏自信,她们裹足不前。所幸,强调女性投资实力的“女性与投资研究”(Women and Investing Study),能鼓励女性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更多组织为女性赋能 汇丰银行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35%的女性认为深奥的投资术语令她们望而生怯,而如此认为的男性只有26%。 但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资源,能帮助女性投资者搞懂投资术语,包括2019年创立的哥本哈根线上学院Female Invest。 联合创办人Camilla Falkenberg解释道:“网络上充斥着向女性分享如何在吃穿和美容方面节省金钱的建议,却鲜少有教导女性如何投资赚钱的知识。Female Invest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纽约的非营利组织Girls Who Invest,则旨在“通过吸引和提升女性投资者、变革者和领导者的投资能力,来改变投资管理行业”。组织在2016年开办课堂,在2021年达到了超过1,000名学生的里程碑。 Girls Who Invest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atherine Jollon Colsher表示:“虽然行业仍有进步的空间,但对于投资管理公司来说,多元化和包容性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关键。能够向金融行业宣导员工多元化的优势和重要性,并见证许多合作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让我们倍感自豪。”   女性以大局为考量 女性投资者的崛起,象征着女性赋能、财务独立和自由。女性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会倾向于先考量人们是否能受益,从而为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 理财网站Money Crashers在2020年对投资心理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9%的女性会投资一家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51%。相比男性,女性投资者有高出三倍的可能,去投资于其他女性所创立的项目。这或许正是世界所需要的改变。 《CEO杂志》: https://theceomagazine.cn/business/female-investors/

好文转载 | 投资管理的未来,为什么将由女性主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