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奕洲 | 税务会计

财经焦点 | 2025年预算税收政策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专栏:财经焦点 作者:赖奕洲   马来西亚2025年预算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深远影响与应对策略 2025年马来西亚国家预算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在应对财政赤字、推动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全球税务趋势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对于占据国家经济支柱地位的中小企业(SME)而言,这些新税收政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和机遇。 从燃油补贴改革到碳税的引入,再到销售与服务税(SST)的扩展,这些措施虽然旨在实现国家长期发展目标,但对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合规负担及未来竞争力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如何在这一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将是所有企业主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关注的核心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5年预算中的三大税收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实用的策略与建议,帮助企业在这一充满不确定性与机遇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补贴改革与燃油成本 深度分析: • 供应链成本的影响: 燃油补贴改革将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依赖物流的中小企业(如送货、食品供应和制造业)将首当其冲地承受运输成本的增加。这些额外成本还将传递到原材料和商品的价格上,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 o 例如,一家面包店如果从依赖柴油运输的供应商采购面粉,其成本将增加,最终导致烘焙食品价格上涨。 •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挑战: 中小企业通常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来吸收成本上涨。他们可能难以与物流供应商协商更好的价格,或通过燃油批量采购获得折扣。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可能会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 区域不平等: 在农村或半城市地区,物流和运输对业务至关重要,而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燃油成本。这将扩大城市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经济差距,可能导致较小的农村企业退出市场。 • 政策缺口: 尽管目标补贴旨在节省政府资金,但对于严重依赖物流和运输的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尚不明确。目前未宣布任何具体的抵消措施或过渡到替代能源的财务激励措施。 长期风险: • 如果燃油成本持续高企且政府不提供干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裁员、业务缩减甚至破产的风险。 • 无法创新或提高能源效率的中小企业,可能在本地和国际竞争中落后。 2. 销售与服务税(SST)的扩展 深度分析: • 更广泛的税收负担: 将高价值和非必需品纳入SST范围,给企业带来了双重挑战:企业成本增加,消费者需求减少。现在被纳入SST范围的中小企业需要提高价格,但这可能使客户流失,特别是在食品和零售等价格敏感的行业。 o 例如,一家高端食品分销商可能因进口商品(如三文鱼或牛油果)价格上涨而失去客户,从而导致收入减少。 • 合规的复杂性: 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内部税务专家,可能难以遵守扩展后的SST法规。合规成本,包括软件升级、聘请顾问或额外的行政工作,对小企业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如果未能合规,将面临罚款和声誉损害。 • 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SST增加可能促使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这将影响依赖高价值产品销售的中小企业。例如,如果进口的高端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客户可能会选择本地替代品,影响以此为主的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的定价能力有限: 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品牌知名度或定价能力,无法轻易将更高的税负转嫁给客户。这迫使它们自行吸收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率。 缓解的机会: • 尽管税收措施可能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于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但由于缺乏立即的政府支持(如中小企业税收减免或SST豁免),调整起来相对困难。 • 更依赖数字化税收解决方案和培训计划可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合规问题,但这些选择需要前期投资。 3. 碳税的引入 深度分析: • […]

财经焦点 | 2025年预算税收政策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ESG对马来西亚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影响

专栏:财经焦点 作者:赖奕洲   在马来西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对企业的元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ESG最初可能看起来是大型企业的专属,但随着全球和本地投资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SME)也开始意识到ESG带来的战略优势。将ESG整合到财务管理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提升竞争力,并在日益复杂的市场中保持可持续性的传承及永续发展。 以下是ESG如何影响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具体分析: 1. 提升融资渠道的优势 • 许多投资者、银行和融资机构现在都优先支持具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对于马来西亚企业来说,优先考虑ESG实践可以为他们创造融资和贷款的机会,尤其是绿色贷款和可持续发展基金。 • 许多马来西亚银行已开始提供“绿色贷款”计划,为致力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对于一个承诺降低碳排放或资源消耗的企业,这可以成为获取更低融资成本的高效途径。 • 策略:企业可以通过展示ESG承诺,吸引更具责任感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从而提高资金获取的可能性。 2.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 ESG有助于企业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包括环境法规变化、社会责任问题和营运治理挑战。通过积极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避免潜在的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 • 例如,在马来西亚的能源与制造业中,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如果公司未能达标,可能面临罚款和其他惩罚。通过加强环境管理,企业可以避免这类型的风险。 • 策略:企业应将ESG纳入其风险管理框架中,定期评估潜在风险并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可以利用现金流抗压测试来了解ESG风险的财务影响。 3. 提高运营效率和节约成本 • 通过引入节能、减少废弃物和资源管理等可持续发展措施,中小企业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长期来看,这将直接提高企业的盈利与现金流。 • 例如,餐饮业通过节能设备减少电力消耗,每年节省大量电费成本。工厂和制造业通过引入环保工艺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和处理费用。 • 策略:企业应将ESG作为提升运营效率的方案,特别是通过处理厨余,减少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流程效率来降低成本。这些措施不仅环保,还可提升整体财务健康度。 4. 提升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 • 在消费者对可持续性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拥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能够提升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这对于定位环保、健康或本地资源的企业尤其重要。 • 例如,一家马来西亚本地的有机护肤品牌,通过使用可持续原料并避免动物实验,不仅赢得了本地消费者的信任,还吸引了国外的忠实客户群。 • 策略:企业可以利用ESG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尤其是对环境和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增加透明度并向客户展示企业对履行ESG承诺的决心,这将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5. 增加合规性并减少潜在的法律问题 • 随着马来西亚和国际市场的ESG合规要求逐渐增多,遵循ESG准则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法律风险,避免潜在的罚款和处罚。 • 例如,马来西亚的企业出口商若未能遵守进口国的环保标准,可能会面临拒绝进口的风险或重罚。 • 策略:企业应积极了解和遵循ESG相关法规,特别是在环保和员工安全方面,以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预先投资于合规性,可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高昂成本。 6. 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 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希望在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工作。一个有强烈ESG价值观的企业,尤其在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方面表现良好,能够更容易吸引并留住人才。 • 一些马来西亚的企业通过推行弹性工作时间、绿色办公和员工健康计划等措施,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生产力。 • 策略:通过实施员工友好的政策和ESG实践,企业可以减少员工流失,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对员工的承诺和关注不仅可以增强士气,还可以减少招聘和培训的费用。 为马来西亚企业定制的ESG导入企业理财整合框架的关键 1.

财经焦点 | ESG对马来西亚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影响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高净值人士该注意些什么?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在上升。在征收税方面,尽管各国税务机构基于经济下行预期持续推出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但无论是财政收入承压还是系统化征管的推进,在税收征管领域严格征管的趋势异常明显,特别是针对高净值人士与以现金交易的行业。 今天我们将基于近期税收领域的最新变化与趋势,梳理了针对高净值人士目前主要面临的税务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策略与建议。 Part A:内陆税收局立法征管的变化与趋势 Enhance Tax legislation & Trend 综观近期税收领域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立法上鼓励宽松,执法上趋于收紧的总体趋势。在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纳税人的名义税率在持续下降,税务机关也在进一步简化税务程序性事项。例如,在程序方面,进一步精简税收征管趋严,税务机关仍然依赖其数据搜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实现通过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全方大数据筛选高风险面提高税务征管能力。 从中长期来看,广受关注的转移定价条规,房地产相关的税收、遗产税等未来也可能会成为高净值人士需要关注与考量的问题。在国际上,随着全球涉税信息交换进程的推进,OECD支柱二方案 BEPS2设计的基本完成,以及热门离岸地区经济实质法的落实,国际税收环境促成明显变化。 文章结合近期具体与高净值人士相关的税收征管趋势,热点简要如下: 1. 整体趋势以【数据治税】  (a) 境内外税数据采集 Foreign Source Tax Intelligence 数据采集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的重要基础。需要关注的是,税务系统将成为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相关信息的重要技术工具。在呈报常年纳税报表系统增加了“非税”的业务资讯内容,配合银行、外汇、海关等行政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核查,纳税人在税收征管中会更加透明。在未来,税务机关结合与其他政府部门共享交换的信息以及企业披露的信息等公开数据,可以形成纳税人更为精准的数字分析仪表图。 (b) 在税收监管中分析与应用数据Big Data Analytics for Tax Management 内陆税务局在采集到纳税人信息和数据后,会做进一步的分析与应用。例如,税务局在其搜集的数亿计税收大数据基础上,开发了上百多个税收风险指标模型;加上税务局更引入了AI技术对风险进行精准画像,并且会自动扫描形成疑点清单,方便对异常行为进行精准监测等。 2. 持续打击税务违法行为 Focus on Tax Evasion 税务违法行为一直是税务局在税收征管中持续关注的重点事项,如蓄意逃税、虚开支出发票、骗取津贴或出口退税等。税务局发布的文件中多次明确提到,加强高风险重点领域(eg以现金交易行业)的防控和监管,尤其是对于逃避税问题密集的行业、地区和人群,需要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对于隐瞒收入、虚列成本、转移利润以及利用和关联交易等逃避税行为加强检查力度。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上述税收违法行为,如构成犯罪涉及刑事的风险。 3. 加强税收征管至资本运作范围 Expanding Tax Net 在资本价值导向下,税务局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净值人士的税收征管。近年来,税务局持续关注高收入人群的投资行为,对股权转让、股权激励、通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等加强监管。 Part B: 高净值人士面临的税务风险和影响 Impact on High Net Worth Person  在日益严峻的税收监管环境下, 高净值人士有必要重新审视个人及企业的整体税务合规性,提早进行税务把把脉“健康检查”并及时改善,以下我们简要梳理了主要的税务风险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 1. 经营方面的风险 Operational Risk 企业的经营与高净值人士的财富创造息息相关,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可以特别关注以下税务事项。 (a) 重大税务风险的审查

财经焦点 | 高净值人士该注意些什么?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重启GST消费税2.0 ?

回顾过往,马来西亚在2015年4月1日启动消费税( 类似增值税,Goods & Service Tax or Value Added Tax,简称 “GST”or “VAT”) 取代销售税(Sales & Service Tax )。早前的消费税GST1.0制度主要有两种税率,分别为6%和0%,出口商品、国际服务、基本食品和书籍皆为零税率供应。作为一项广泛的多层次税制,消费税实施于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也就是所有应课税的商品与服务(由有在大马注册消费税的商家供应),以及进口到马来西亚的商品与服务。 GST1.0消费税制度下,年营业额50万令吉或以上的公司必须注册消费税。如果您公司的年营业额没有超过50万令吉,则不需要注册消费税。 关于消费税GST1.0注册的违法行为与刑罚 ,如果出现下列行为,商家将严正被判有误: a.未正确申报消费税 b.未申报消费税 c.有申报消费税,但没有纳税或纳税额低于所申报的数额 d.错误计算进项税抵免,以致索回的退款超过应得数额 e.年营业额超过50万令吉,但没有注册消费税 当时实行消费税GST1.0时,不少商家就曾因退税手续太多和进度太慢,导致现金流被限制其中,使生意无法正常运转。 消费税GST是一个较为公开透明的税制,只要人民有消费就须缴付消费税 (注:必需品处于0%零税率获豁免组别)。尽管我国在2015年4月1日施行消费税初阶段时较为混乱,但适应后,民众也逐渐了解了消费税的运作模式。 销售及服务税SST与消费税GST的区别,消费税是被明确注明在帐单中,而销售及服务税则被隐藏,民众无法得知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税务已被隐藏在商品价格中,中间的货物转替时人民无法察觉的;后者则在法令下明确注明在帐单上,而商家在交付了消费税GST后仍可以向政府索回6%税务 (ie Input Tax 进项税)。 商家将货品买进时已付了10%的销售及服务税,因此在订下物品售额时,会加入10%的销售及服务税,即100令吉买进,付了10%税务后,以110令吉或以上价格售出。相反地,在消费税下,即使商家将货品买进,也可以在后续索回6%。因此,在消费税下,货品的原材料价格并无任何改变,物品成本并不会因此增加;惟政府应加强在退税服务上的进度和简化申请手续。 全球有逾85%国家实行消费税制度,尤其在国门开放下,我国若要吸引外资,就必然要降低直接税 (ie Direct Tax,eg Income Tax),即个人税和公司税,以吸引更多有潜力的跨国投资商前来我国发展其业务。 GST1.0执行了2年有余后,马来西亚财政部宣布,从2018年6月1日开始,消费税(GST)制度取消,该税率由6%下调至0%。又从2018年9月1日起,SST2.0再度重新启用以取代GST1.0至今。 近期的新闻报导,政府有意重新落实消费税的消息一出,即引来了各界的热烈反响。消费税被视为能够在各种事务上有所帮助,例如为人民的生活需要提供补贴、缩小收入差距、吸引投资,以及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消费税的税收或可以以现金援助的形式返还给B40和M40的群体。在和销售与服务税(SST)相比下,消费税预计能让政府每年获得约200亿令吉的税收。我国是唯一国家早前采用消费税制度后改为SST。 若重启消费税,应从较低的税率开始,再逐步回升至原有的税率。政府也应从较低的税率,如3%至4%税率开始,制定相关时间表,以让民众了解何时才会回升至原有的6%或更高税率。 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考量如何制止通货膨胀问题,并重新修订相关的税务法令,如简化退税手续,将税制简单化等。 加上贸消部也应采取相关行动,以监督商家所售卖的物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如能为民众开设投诉渠道,让人民在发现不合理涨价时或其他负面效果,做出反馈,将能协助相关部门不时的监管并改善执行的机制。 由于疫情尚未稳定,加上俄乌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等问题尚未缓冲或有效处理,政府如何确保商家不因此涨价,是需要率先考量的问题。 近期一些商团组织也进行了调研,得知国内多达500家企业大力支持重新推行消费税GST2.0,以取代当前的销售及服务税SST2.0。 重启消费税对消费群体是否友好,或导致民众出现消费税导致百物涨价的反馈思维的可能?这对国人而言,消费税已不是新税制,而且消费税的重启是为了替代当前的销售及服务税,而非在销售及服务税上新增消费税。在未实施消费税GST时,商家们都因不理解该税制,害怕无法盈利而纷纷提前涨价;但经过了早前对消费税GST1.0的适应,商家或对消费税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也已经清楚知道消费税GST不该严重导致通货膨胀以及百货必定涨价的问题。 总结: 政府是否会重新实施消费税(GST)?或很高可能会在今年10月宣布年度财政预算案Budget 2023时宣布实施的意向与机制,政府是需要一些时间修正及改善之前实施时所浮现的问题,包括考虑调整税收率、退款机制的弱点等, 相信部分大型企业与软件公司已在预备如何应对此项税制修正的动向。

财经焦点 | 重启GST消费税2.0 ?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税民期待【退税平安】的日子….

政府未归还纳税人数亿令吉或更多的退税款。为何当内陆税收局(LHDN)和马来西亚皇家海关都及时收税,但退款却延迟了? 一般来说,简单案件中较小的退款会在几个月内自动或在申请后快速进行,而退款越大,获得退税的时间就越长。 退款是如何产生的? 在所得税事务中,(a)当雇主将某些免税福利视为应税福利时,或(b)者当个人作为非居民纳税并随后更换他的纳税居民身份,或(c)在他们重新提交之前的申报表时,每月扣除的税款被雇主多扣是就会有可能产生退税的状况。公司和其他商业企业体户也可能多缴税款,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是多付了年度的预缴CP204的税款。其他原因可能是重修上一年的税收状况,或修改前几年的纳税申报表以纠正过去的错误。当企业在税务审计和调查期间多缴税款时,也会出现退税的可能。 如果您不缴纳税款会怎样? 如果您未在 30 天内完成 IRB 审核的期限,或也将自动处以 10% 的罚款需额外交付税。就皇家海关局而言,税收提单必须在 14 天内结清,否则逾期后将采取法律途径索税。税收局现在都很勤奋和更快地采取行动追回未缴税款,包括: (a)提醒纳税人结清税款、 (b)对公司董事发出海外旅行禁止令、 (c)将拖欠税民告上法庭并获得简易判决,然后 (d)导致商业企业/公司的清盘。这些追讨税收的措施都可能在发出通告后的 6 到 12 个月内完成程序。 是否应该延迟退款? 虽然有关官方单位的收税效率受到赞扬,但遗憾的是,在退税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公平高效的税收制度中,不应延迟退税,除非有特殊理由质疑该企业的实报税务有争议性或有不真实的可能性。但这是可以与有关当局安排合理的时间,比如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来处理索赔并积极协商审核结果与退税的协议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寻求退款会导致审核导致退款进一步延迟。在自我评估系统中(Self Assessment Regime)不应出现这种情况, 或不应因为有退款而触发税务审计。在大多数纳税人诚实守信的前提下,应与退税机制分开处理。 延迟退税事宜或也超出有关当局的控制范围,因为分配给税务局的资金数额可能不足以解决所有退税问题。如果退款达到数百万,您的退款很可能会在超过一年的时间内分成多笔分期付款。这是税民期待财政部能舍身处境解决的挑战。 总结 退款机制必须与税务审计流程分开。退款是合规流程的一部分,而审计是一种执行机制。理想情况下,退款或可以在六个月内完成。从企业现金流管理的观点出发,可以让预先缴税也是需要关注,财务主管可以加强现金流预算的设计,避免预付CP204的款额超出最终内陆税收局允许的30%范围所产生的罚款条规。退税拖得越久,相关税务局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形象将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也相对的不利于当前推进纳税人遵纪守法的目标。  

财经焦点 | 税民期待【退税平安】的日子….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NFT与虚拟货币赚钱也要缴税?

NFT与虚拟货币买卖交易项目让不少人赚了大钱,这些盈利应不应该缴税? 许多国家的国税局至今似乎还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或者根本没有想清楚该如何处。随着纳税季来临,许多投资者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棘手的频密交易虚拟项目所需缴税的事宜。 投资及交易这类型项目有机会赚到快钱,这种投资的回报速度、给投资者带来的兴奋和希望,吸引了大量参与者。随着交易量日益普遍,尤其是人们开始购买非同质化代币(NFT)并从虚拟产业赚取了越来越多的收入,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引发了一些日益复杂的税务问题和灰色地带。 许多人不会申报虚拟产业相关的收入,因为他们认为国家内陆税收局等监管机构不会注意到这些人士。有时候人们确实会收到预估税务表,这也表明内陆税收局已经逐渐知晓了加密货币相关的状况,内陆税收局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希望大家能开始意识到内陆税收局可在在区块链上或银行户头转账的系统跟踪我们的动向。 内陆税收局将虚拟货币视为财产而不是现金。从税务的角度,加密货币的性质与股票、债券等资本资产的性质类似。就像股票一样,当投资者出售加密货币的价格高于购买价格时,或就需要将收益部分纳税。 大家要留意的是,课税原则有个概念贸易活动特征(Badges of Trade)。1976年所得税法对“收入”征收所得税。收入种类包括经营收入。“经营”的定义为专业、职业、贸易和生产制造,贸易/投资或贸易性质的活动,但是不包括就业。源于贸易投资或具有贸易性质活动的出售不动产所得将被征收所得税。基于此,需评估特定交易的贸易特征以判断其是否适用所得税。 贸易活动特征的简述  : 以下列举了一些要常规的评估要素。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凭借单一的要素确定是否构成贸易性质的活动。在得出结论之前,应该全面衡量所有相关的要素与事实。 序 要素 简述 1. 追求利润的动机 Profit-seeking motive 利润驱动为贸易活动的特征。 例如:投机性收购并以快速获利作为处置目标。 2. 交易的频密度 Number of transactions 重复和系统性的交易为贸易活动的特征。 例如:在过去10年获取或处置8项资产。 3. 资产的性质 Nature of asset 投资性资产,个人使用以及经营中使用资产(例如:厂房设备)通常不视为贸易活动。 4. 存在相似贸易交易和利益 Existence of similar trading transactions or interests 与现有贸易类似的交易为贸易活动的特征。 5. 资产价值的变动 Changes to the asset value 为使资产更具市场价值而对其维修,装饰和改进等,构成贸易性质活动的特征。 例如:对土地的细分或获得土地发展权。 6. 出售的方式 The

财经焦点 | NFT与虚拟货币赚钱也要缴税?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社交媒体KOL的收入需要纳税吗?

社交媒体KOL(Key Opinion Leader)直译:“关键意见领袖(KOL)”,是指互联网上特别有影响力的人士,对于这个群组的收入,纳税还是不纳税? 近期,频频有好几篇社交媒体“关键意见领袖”被报道通过隐匿直播带货,想要捞取佣金收入潜逃个人所得税,未依循法律申报其他生产经营收入和少缴有关税款。实际上,网络电商与实体商家无分别,一样已被规定需要报税,只不过相信网商报税的人数不踊跃,因此税收局做出善意提醒。 社交媒体营销目前是一项大生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崛起,我们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归功于 Facebook、YouTube、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新的赚钱机会出现了。博客曾经是一种爱好(Hobby),现在它已成为一些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究竟谁是关键意见领袖(KOL)?一般来说,关键意见领袖是指有权影响他人决策的人,因为该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追随者。广告商喜欢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人,因为他们大有销售能力。许多大品牌都依靠社交媒体名人来代言和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最近有人看到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 Ronaldo)代言了一种营养产品。拥有超过 2.3 亿的追随者,可以想象代言的影响力。自然,社交媒体营销已经取代了传统营销。 在中国,官方重拳打击直播逃税问题。最近快手平台主播“驴嫂平荣”被爆直播带货收入存在潜逃税款问题,被广州税务部门罚款6200万人民币(约4100万令吉),目前其快手帐号已被封禁。 广州市税务部门披露,网络主播平荣(网名:驴嫂平荣)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存在隐匿直播带货佣金收入潜逃税款1926万元(约1273万令吉),以及未依法申报其他生产经营收入少缴税款1450万元(约959万令吉)等行为。“驴嫂平荣”在微博发致歉信,称深感愧疚,团队从去年底已暂停直播业务,对整个团队进行规范跟整顿。她又提到已第一时间补缴税款,今后将依法缴纳税款。常以“夫妻档”直播,“驴嫂平荣”在快手直播平台被认证为“美妆领域创作者”,是拥有2400万粉丝的顶级主播。她的丈夫是名为“二驴的”快手主播,拥有4300万粉丝。 直播网红是最新一波吃到互联网发展红利的群体,加强对其税收监管,有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税收环境。正如专家所言,打击偷税漏税,不是打击直播电商本身,而是在推动这一行业从野蛮增长向规范发展转变。各国税收大数据助力精准监管,让逃税无机可乘。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应该做到“应缴尽缴”,税务部门也应确保“应收尽收”。 实际上,直播行业资金流向十分复杂,涉及品牌方、主播、直播平台、经纪公司等多方合作,以及可能存在的隐藏数据、商品真实销售价格、尾款支付率、退货率等问题,目前税法对直播、打赏等的直接规范较难,也普遍存在逃避税问题。 作为一个KOL,这些人是否有义务为他们收到的赞助、代言、免费赠品等纳税?从马来西亚的角度来看,我们采用领土范围的税收,即来自或来源于马来西亚的收入应纳税。 据收入来自马来西亚,而产生此类收入的活动是在马来西亚进行的。这一原则也适用于社交媒体营销活动。无论您的企业是全职经营还是兼职经营,都需要为赞助等缴纳税款,只要它们是收入的性质。 区分重复或习惯性地进行以换取金钱或非金钱利益的活动也很重要,即偶尔作为爱好进行的活动。后者通常不被视为经营业务,由此产生的收入不征税。 现在,如果我们对在吉隆坡高档酒店度假的聘请KOL为该景点做促销,应用相同的原则,那么该KOL所获得的住宿、水疗、餐饮和任何其他招待福利都应该对KOL征税。但是,由于大多数社交媒体影响者没有注册为经营业务,因此甚至可能不会出于税收目的报告此类收据。 有许多灰色地带需要解决,例如收据应在哪个司法管辖区征税,如何注册企业和税务档案,您如何确定要征税的福利的价值,什么是可扣除的费用,文件要求和报税截止日期是什么。社交媒体影响者下次收到免费赠品、背书或赞助时,一定要联系税务专业人士以获得适当的建议。 如果上述人士没有呈报,该局可以通过雇用他们的公司的呈报税务表格中,找到他们的资料。在1967年所得税法令下,获得可征税收入的未成年者也需缴纳所得税,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需要代表他们呈报收入,这是政府在税务改革委员会的建议下进行的一些新措施。

财经焦点 | 社交媒体KOL的收入需要纳税吗?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财报为企业核心基石 老板看懂能让商务持续茁壮发展

“ 如何与财务数据对话 ?” — 老板财务编   财务管理的能力来自精准的财务资讯判读,那么身为企业高管或老板,学会看懂财务报表重要吗?看懂财报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财务报表不只是账目表面上的数字而已,而它是驱动企业的核心力,老板们或企业领导更需要深入探讨和理解账目背后的【大会计】数据的能量,与企业团队们了解整体公司的业务营运作业。财务账目基本可分为3个主要报表:损益表 (ie Profit & Loss Accounts、 Income Statement or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资产负债表(ie Balance Sheet or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现金流量表 (ie Cashflow Statement),以了解公司过去的营业表现、及公司未来展望又可以做出哪些规划或预算。 财务报表背后的价值,也是企业老板常常忽略的部份,企业老板懂不懂得去分析和找出其价值所在,整体来说很重要,因为财报是企业表现评估中很重要的指标或绩效管理。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趋势 Inflationary Budgeting 关于通货膨胀,人们面对百物在涨价,过去几年进口货或本地制造的原产品和成品也不断的逐步上涨,加上近期美联储宣布2022年或将会3次调利率,这将会带来一些市场不明朗或干扰市场稳定性的波及,因此看懂财务报表和加强成本计算及其控制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管理层来说,就更需要加以留意了。 接下来的通货膨胀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并提醒大家务必要关注财务报表,以便应对业务上的挑战。通货膨胀与成本“行为”,两者息息相关,在此提出9个重点来提醒各界加以关注,分别包括: 利润:通过财报分解每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赚率组别,加强其销售量。 标价:掌握成本计算的数据,让价格更具竞争力。 经商:细分作业的流水线,优化每一个阶段的营运作业效率。 采购:掌握成本数据分析,与供应商达成双赢思维的合作模式。 新品:扩展新业务时,更能精准的预算所需的扩展成本,让利润最大化。 生产:储备足够的现金流,得以应付提升机械效能的预算资金。 产资:将赚取的利润,分散投资的风险,让现金升值最大化。 外包:把他人更擅长的优势,让供应链更具备生产的效率。 客户:持续帮助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主张。 我们再提到税务,不但税务要还,但最重要是要找更多的商机,促进发展业务。财务报表可以用来做为“战略地图”的布局,凡是所做出来的成果会体现在财务报表的账面上。 看懂了财务报表的账面数据,接下来就是将有关财报数据“加工“分析重要指标(ie Financial Ratio Analytics),赖奕洲也提到财报数据分析的3大比率,分别是:流动比率 Liquidity、偿付能力比率 Solvency 和盈利率 Profitability。 以让大家更了解整体公司的转现周期力(Cash

财经焦点 | 财报为企业核心基石 老板看懂能让商务持续茁壮发展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2022财政预算案

BUDGET 2022 共拨出 3,321亿令吉,这是史上最高的预算,其中发展开支占了756亿令吉! 政府今日提呈2022年财政预算案,总开销达3,321亿令吉,创下史上最高纪录。财长东姑扎夫鲁指出,政府提呈扩张性财案,以符合“大马一家”成员的志向、理想和需求。 2022财案总额高达3,321亿令吉,比2021年财案的3,225亿令吉高出3%,是马来西亚史上最高数额的财案。2022财案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3%。其中,政府预计拨款2,335亿令吉作为行政开销、756亿令吉作为发展开销,以及230亿令吉作为2019冠病基金。 此外,政府也将拨款20亿令吉,作为备用金。2022年的政府收入将增加至2340亿令吉, 其中包括石油税439亿令吉,而明年经济增长预测为5.5%至6.5%。 赤字从6% 缩减至6% 尽管这是一份扩张性财案,但2022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从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5%,缩减至6%。 疫情财务暂缓加剧负担,中央负债达1兆3337亿令吉,使到国家承担债务风险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的88.1%。 教育部继续获得最大笔拨款达526亿令吉,接着是卫生部324亿令吉。2022年财政预算案以“大马一家,繁荣安康”(Keluarga Malaysia, Makmur Sejahtera)为主题,分为三大主轴,即加强复苏、建立韧性和推动革新,并聚焦于三点,即人民安康、具韧性的商业、繁荣稳定的经济。   与电商有关的新建议,政府规划在明起统一空运来马的低价商品也将征收销售税。这会促使国内物价难免会上扬,但是这项举措可完善我国现有的税制,并促进电商市场的公平竞争。 随着空运进口的商品被征税,或会无形中让本地制造商从中受惠。为了降低或平衡成本,一些商家可能会减少进口货物,转向购买本地制造的商品。 另一个措施是,在MCO期间,国人更频密使用电子平台服务与线上支付等活动。同时也推动促使零工经济工作者和自由业者人数急剧上升。意识到数码经济是复苏关键,政府已推出“马来西亚数码经济蓝图”(MyDigital)国家经济重建计划(Penjana)下再培训计划等举措来促进企业数码化。此外,政府也积极加强国内电子支付机制,推动数码银行的建设,并且透过启动2020-2024年大马网络安全策略(MCSS),巩固在应对网络防寝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广,【2022年经济展望】建议,政府可透过数码连接来促进整合,因为数码连接将涉及所有设备,系统和应用程式,并加速行业,产品,技术和竞争的整合。而在这当中,5G网络,大数据分析和云端存储将成为关键要素。 政府也建议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0.1%上调0.15%,同时废除最高RM200印花税上限。这或会对大户进行买卖,更对炒股和投机份子影响较大。还有针对大企业在YA2022将征收的繁荣税33%和针对境外海外所得汇回来马来西亚或将被双重征税,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机制的细节还有待官方宣布理清细文解说和其Finance Bill草案。以下是重点摘要:   财政预算案拨款项目摘要 Budget 2022 Fund Allocation 1) 提倡永续经营慨念,大马交易所将推出自愿碳排放交易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作为绿色资产拥有者与其他实体之间的碳信贷交易平台。 2) 国家银行拨10亿令吉,协助中小企业采用可持续和低碳做法。 3) 拨款66亿令吉,用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各项计划,以加强和提高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TVET)。此外,2亿令吉拨款供国家双轨制培训和工业认证计划等。 4) 为土著中小企业提供1亿令吉的配套拨款,以探索航空业。 5) 在“大马一家雇佣奖掖计划”(JaminKerja Initiative)倡议下发放48亿令吉,创造60万个工作机会。 6) 政府续为工资补贴计划拨款20亿令吉,相信料30万名员工将受惠。 7) 政府继续支持股权众筹和P2P融资,将在大马共同投资基金拨8,000万令吉配对辅助金,以及马来西亚发展银行的1亿令吉投资。 8) 拨1亿令吉智能自动化配对辅助金,惠及200家制造和服务公司。 9) 向2万多家注册旅行社提供特别援助,总额8,500万令吉。 10) 为Shop Malaysia Online和Go-eCommerce Onboarding拨款2亿5,000万令吉。 11) 中小企业数码化补助计划将于2022年增加至2亿令吉,其中5,000万令吉用于农村地区的土著微商。 12) 为每个州属拨款2,000万令吉,用于与食物安全、旅游和自然保护相关的项目。

财经焦点 | 2022财政预算案 Read More »

财经焦点 | 什么是转移定价 ?

第一章 今期我们一起探讨转移定价的热门课题。对透明度的关注日益增加,当今商业环境的目标越来越明确、透明度日益提高,随着税基侵蚀(Domestic tax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BEPS”)和利润转移 (Transfer Pricing “TP”) 项目在全球开展,国际税收监管和审查不断进化,转让定价风险管理依旧是重中之重。为打击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为,各国税务机构持续关注转让定价管理,包括实施严格的本国转让定价法规,施行详细的合规性要求,加大对关联交易的审查力度等。纳税人都希望避免让税务分歧演变为正式调查。为此,企业应评估其转让定价相关风险,并确保企业在马来西亚的转让定价安排有足够的分析文档支持。针对各行各业,笔者将提供合适的税务资讯、本地化最新、最全面的政策解读及专业知识,助企业们保持高度关注转移定价的相关课题。 简单来说,这里我们举例2个易懂的案例 Case Study :我们假设A国的税率为35%,B国税率为5%。 例子1:假设A国的XYZ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一个子公司,用来专门负责加工生产iPhone手机。中国子公司生产完之后,把iPhone卖给美国母公司并收取一定的加工成本(假设为RM100元)。这里的RM100元就称为Transfer Price。假设美国的XYZ公司以RM10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那么美国母公司的税前净利润(Operating Profit)就是RM900元。例子1里XYZ公司在全球总共交了RM100*5% + RM900 * 35% = RM320的税务。 例子2:XYZ公司为了省税,指示中国子公司以RM999元的价格收取加工成本。如此一来,XYZ公司在A国的税前净利润就只有RM1元,中国的税前净利润为RM999元。例子2里XYZ公司在全球只需要交RM1*35% = RM0.35 + RM999*5% = RM50.30的税务。 许多跨国药剂公司,IT公司等等在全球范围内只需要少于5%的企业所得税,经常或就是运用Transfer Pricing planning来达到目的。当然,每个国家的税务局都希望避免这些跨国公司通过transfer price的操控把税前收入都转到其他低税收国家。因此大部分国家都出制定了有关规定来控制transfer price的范围不能与行业标价基准差太远。用XYZ来做个例子,A国税务局可以调查一般的中国非关联企业 (unrelated party) 加工iPhone会收多少钱。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只收RM50 – RM300元的话,那么A国税务局可以调整XYZ公司的税前收入。当然如果XYZ公司不服气,可以选择到法庭上诉有关的限制。   【转让定价】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 对于不熟悉转让定价的人来说,概括地说就是指关联方之间对商品、服务和无形资产转让的“定价”。关联方是指对另一方具有股权控制(直接和间接持股50%以上)或管理控制的主体。转让价格不应与独立人士之间交易所反映的现行市场价格也称为“公平交易价格”。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一样,马来西亚的内陆税收局(“LHDN”)正在积极执行公平交易原则。 马来西亚是一个特例,因为实际上转让定价适用于跨境和国内关联方交易。因此,在马来西亚境内进行国内关联方交易的公司也必须遵守转让定价法规。 我的企业会被影响吗 ? 合规的目标是纳税人每年根据马来西亚转让定价指南准备“同期”(Contemporaneous TPD)  转让定价文件。同时期意味着在纳税人制定或实施任何受控交易时,或在公司提交纳税申报表时,应准备转让定价文件。 如果纳税人有以下情况,则必须准备转让定价文件 (Transfer Pricing Documentation “TPD”): •

财经焦点 | 什么是转移定价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