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转载

企业心理学 | 以人性冲破人格障碍

专栏:企业心理学 作者:赖芊翠 Cathryn Lai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令人感到困扰的人格特征。今年初以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女奥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的行为让很多人对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有了更深的了解。自恋型人格(NPD)的特征包括极度自我关注、自负、缺乏共情和持续需要赞美。这些人渴望他人的赞扬和尊重,但内心自尊却十分脆弱。女奥客的社会表现恰好符合了NPD的典型特征。 在职场中,这类人格特征也很常见。这些人不仅自恋,还可能伴随其他人格障碍,给团队带来困扰。最近在企业咨询中,我遇到一个案例。当事人被描述为:好胜、自负、不愿承担责任、经常提出不恰当的问题,总是试图在谈话中占上风。但需要他真正负责或表达观点时,却显得迟疑和唯唯诺诺,甚至认为没必要。 我打趣地说:“中药型人格啊,与他共事可以行气活血。” 打趣归打趣,虽然表现出NPD的特征,但人性是复杂的,综合描述、观察和分析显示,他更符合混合型人格障碍(Mixed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他表现出外在的自大和优越感,但内心却隐藏着深刻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在小团体中,他倾向于通过表现出色和掩饰内心不安来获取认可和赞扬。但当需要在更大的场合展示自己时,他却表现出缺乏信心,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不足,以免破坏他精心塑造的形象。 这种行为模式反映了他可能同时具备的几种人格障碍特征:自恋型(NPD)、回避型(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vPD,对负面评价极为敏感,因此避免某些社交或职业活动)和不安全型自恋(Insecure Narcissism,表面上自负好胜,但内心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和批评)。他们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心和补偿行为,努力在各种情境中脱颖而出,以此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自卑感。这种自大和好胜实际上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不足感和低自尊的一种补偿机制。这些人格特质和行为往往受早期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样的人格特征和行为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带来多种挑战和机会。理解并有效应对这些复杂的人格特质对于团队的和谐和高效运作至关重要。他们通常驱动力强,追求成功和认可,会努力实现目标,善于推销自己,能够在需要吸引注意力和展示才能的场合中脱颖而出。他们享受优越感,积极寻求创新和改进方法,以保持领先地位。然而,他们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贡献,可能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导致内部摩擦和不和谐。同时,他们对批评非常敏感,可能会过度反应甚至采取防御性姿态,这可能会阻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改进。面对责任或挑战时,他们可能显得胆怯和推卸责任,降低团队的信任度,影响工作效率和结果。 一些名人被认为具有自恋、自负、好胜和不安等特质,例如,乔布斯(Steve Jobs)以创新精神和领导力闻名,但他的控制欲和自恋倾向广为人知;马斯克(Elon Musk)因巨大的创新力和工作驱动力而著称,但对批评的敏感反应也为人所见;特朗普(Donald Trump)以自信、好胜和自负著称,在商业和政治上取得成功,但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这些名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驱动力和自信,但他们的人格特质也带来了管理和人际关系上的挑战。 那么,若在团队中遇到这种人,该如何与他们和谐合作呢? 让他们在团队中展示贡献、专业能力和价值。 认可他们的成就,给予真诚的赞美和尊重。 与他们的沟通需清晰,直接表达期望和需求,避免模糊和绕圈子。 处理冲突时,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正面冲突和受对方情绪影响,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团队需建立支持网络,同事间保持良好关系,必要时寻求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 就以上的和谐合作策略,其实,不仅适用于面对混合型人格障碍,实际上,人性化的反馈和对策比标签式的分类更有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和背景,这些影响着他们的表现和与他人的互动方式。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是建立和谐合作关系的关键。通过尊重和有效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团队成员的多样性,推动共同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处理复杂的人格特征,也适用于日常的工作场景,帮助团队建立包容、成效和富有成长力的工作环境。

企业心理学 | 以人性冲破人格障碍 Read More »

海尔40年走向全球一流,2024年上榜凯度BrandZ百强

海尔连续第六年入选“2024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其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排名从2019年的第89名上升至第58名。海尔在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和大健康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其持续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努力。海尔作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快速崛起的典型代表,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树立了榜样。 海尔在智慧住居赛道以卡萨帝和三翼鸟品牌打造高端生活方式和智慧生活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产业互联网赛道,海尔打造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90多万家企业,服务超16万家企业。 海尔旗下盈康一生深度布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及生物科技三大领域,为医院、高校、科研用户提供智慧实验室全场景解决方案。 海尔全球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连续15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 海尔持续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努力,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树立了榜样。 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快速崛起,展现出中国品牌的魅力和实力。 Revealed: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brands of 2024 (kantar.com)

海尔40年走向全球一流,2024年上榜凯度BrandZ百强 Read More »

员工管理 | 建立稳定感的过程

在这个什么都快的时代,要追求“稳定”的状态是多么的难呀! 我们活在一个出席某个宴会,吃那一餐饭,都要迫不及待发照片宣告天下的社会。 如果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不显得活跃一些,我们都会怀疑自己是否正常。 这两年来,与其说去追求“财富”和“幸福”,我更向往追求内心的“平静”。 然而,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特别是我的工作需要大量地面对客户,团队,还有媒体。当我获得媒体关注的时候,别人都会觉得你看起来很成功,到台上分享的时候,别人都说你看起来好淡定。事实上,这些“淡定”都是我经过多年高低起伏的生活换来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创业就目标清晰。 我也不是不会对着台下过千观众演讲而显得丝毫不紧张。我之所以看起来很淡定是因为心中的“稳定感”。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稳定感建立的过程。(当然我也还在修炼当中) 我认为所有稳定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一系列的生活历练慢慢所组成。如果没有历练,你再多鸡汤金句也只是空壳,甚至不用与人深度聊天,别人稍稍了解一下就知道你有多少斤量了。 虽然我的事业并不能和大企业相提并论,可事实上身为创始人的我,每天都需要面对排山倒海的企划和问题要处理。如今我回想起来,相比起我20多岁时的人生,不同的是,我现阶段的忙碌更具有目的性和目标感。对于这种内心“稳定感”的形成,我觉得人生至少必须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迷茫期” 这时候,我们对生活的需求毫无头绪,只懂得盲目地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毫无头绪的时候,看见别人在哪一番事业做得成功,我们便盲目地跟风去做。比如,当我们看见别人卖奶茶感觉很好卖,就跟着去卖的这种状况。 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不会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会走什么样的路,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接下来会来到“探索阶段” 我们会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的与常人不一样,朦胧之间会觉得自己想要成就一番什么,但是还是处于找不到“具体目标”的感觉。我们会开始参考和借鉴别人的成功,去内化成属于自己的养分,而不再是一昧的跟风。 最后就是进入“试错过程” 在找到了具体的目标后,我们会开始一系列的试验和失败的过程。在这个一直反复失败过程中,会有无数次的挫折和想放弃的挣扎,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因为这种挫败的感觉会一直不停的循环,直到你找到最终答案。 所以不要害怕做错,你要大胆地去试,错了大不了就再重新开始,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一旦经历过这些阶段,恭喜你。人的核心思维和性格便会逐渐形成。 我们会对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 蓦然回首,我们所走过的每条路其实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所经历过的都会成为你未来的财富。我们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无论成功与否,都具备它的意义。 这些意义会在我们的内心慢慢地形成一种稳定感,让你成为更好的你。所有的稳定感都是源于早期的探索和后来无数次的试错,还有那些无数次在坚持和放弃的边缘游走的经历。 所以这世界不会有什么都不用经历就换来“稳定”生活的事情。 那些看起来很“稳定”的人,都经历过“很不稳定”的人生!

员工管理 | 建立稳定感的过程 Read More »

网传日耗100亿个,二维码真的会“用光”吗?

如今,二维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获取、网站跳转、优惠促销、结账支付……一扫二维码全部搞定。近期,有传言称“每天全球使用的二维码数量高达100亿个,所以很快会用完”。这是真的吗?二维码真的有用光的一天吗?   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也称二维条码,是由黑白方块组成的图形,通过特定的编码规则将信息存储在平面上。二维码利用“0”和“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几何形体表示文字和数值信息,能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读取,实现信息处理。   二维码有哪些特性?适用于哪些领域? 二维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强、抗损性强、成本低等优点。由于这些特性,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和资料备援等领域。   二维码支付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二维码支付的研究始于1993年。2016年8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的安全标准。2017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二维码支付在中国得到了官方认可,并逐渐普及。   二维码的矩阵有多少种组合?会被用完吗? 虽然网上有传言称每天全球消耗100亿个二维码,但即使如此,也不必担心二维码会被用完。以微信付款码为例,二维码矩阵有25×25个小方块,除去定位和纠错功能的方块,还剩478个方块。每个方块有黑白两种颜色,因此可以组成2^478个不同的二维码。即使全球每天使用100亿个二维码,一年也只使用36500亿个。要用完所有可能的二维码组合,需要2.14×10¹³¹年,而宇宙诞生至今才137亿年(1.37×10¹º年),远不足以用完这些二维码。 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理事、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雷涛表示,二维码最高像素可以做到177×177,这意味着有10²ºººº种组合,非常庞大。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需要做到这么精细的二维码。因此,二维码不会用尽。   如果二维码真的用完了该怎么办? 虽然二维码用完的可能性极低,但假设真的有一天二维码被消耗殆尽,也不必担心。通过量子技术,我们可以创建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标识体系,以应对这种情况。中国在量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沿,这将为二维码技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警方提示:二维码可能藏有陷阱,切勿轻易扫码 尽管二维码本身不携带病毒,但一些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传播。警方提示,扫描二维码有时会弹出下载链接,其中可能包含病毒。一些病毒会影响手机和平板电脑,还有一些则是吸费木马,下载安装后会导致手机自动发送信息并扣费。因此,未知来源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扫描。   总结:虽然二维码每天的使用量巨大,但其编码空间足够大,远远超过我们日常需求,不会轻易用光。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二维码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网传日耗100亿个,二维码真的会“用光”吗? Read More »

人工智能聊天系统全球每月访问量超20亿次

在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一场重大转变正在发生——这一转变重新定义了我们与机器的交互。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的出现处于这场革命的最前沿,成为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它越来越多地处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各个层次结构之中。这个变革时代引入了新一代自主代理,为对话式计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挑战和机遇。 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和影响 人机交互领域曾经由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输入主导,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步正在彻底改变人机交互领域。 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使用户能够使用对话语言与机器交互,技术变得更加直观且易于使用。通过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实现的技术民主化打破了使用壁垒,用户无论技能水平高低都可以使用,从而创造了一个包容性的环境。 ChatGPT等平台凸显了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的潜力。 ChatGPT由OpenAI开发,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来理解和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帮助用户完成从起草电子邮件到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内容创建等任务。 ChatGPT可以轻松处理诸如“分析客户反馈并确定关键主题”之类的命令,展示了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如何通过使用简单的对话命令简化复杂的任务来提高生产力。 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在操作系统中的集成 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的集成超越了用户交互,通过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代理将自身嵌入操作系统架构中。这些系统具有用于不同任务的专门代理,由中央控制器来构建自主代理并进行协调,将操作系统转变为智能活动的中心。 随着命令式自然语言处理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操作系统,它开辟了一个人们可以拥有个性化数字助理的未来。这些助手由高级语言模型提供支持,可以管理个人日常任务,例如日程安排、通信和个人健康。这一愿景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进步——它旨在创造一个更加互联、直观和具有支持性的世界。 新的个性化 想象一个人们拥有数字同伴的世界。助手不仅能理解您所说的话,还能理解其背后的背景和情感。这些助理将管理从日程安排和沟通到个人健康和财务建议的一切事务,所有这些都是专门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生活环境量身定制的。它可以帮助管理老年人的用药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或者为新父母提供无数问题的即时答案——所有这些都以他们喜欢的语言和沟通方式进行。 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专业环境中,这些助理可以通过管理任务、优化工作流程和促进远程协作来改变工作场所。它们可以成为管理复杂项目的核心,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同步并知情。最终,它能够减轻人们的压力,并提高生产力。 在个人环境中,这些助理可以通过接管日程安排、预算和建议休闲活动等耗时的任务来帮助个人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动态。它们可以在个人健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根据日常生活和压力水平推动用户养成更健康的习惯或进行正念练习。 弥合全球鸿沟 个人助理的全球部署有可能弥合经济和数字鸿沟。通过提供定制的教育工具、语言翻译服务和专业发展建议,这些助理可以帮助服务欠缺社区的人们获得以前无法获得的机会。它们可以使教育、医疗保健和经济参与民主化,为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个人数字助理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个人数字助理的部署将提供变革机遇: 可访问性和包容性:个人数字助理可以通过多种语言和环境的个性化支持,增强不同人群访问技术的能力,残疾人或技术专业知识有限的人也不会被排除在外。 效率和生产力:助理可以通过管理日程安排和通信等日常任务来提高人们的生产力,并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行政事务,来简化专业环境中的操作。 创新和全球赋权:通过定制学习体验和健康监测,医疗保健、教育和客户服务领域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教育和专业发展工具弥合数字和经济鸿沟,从而增强服务欠缺和发展中地区的个人能力。 然而,个人数字助理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重大挑战: 隐私和安全:确保强有力的隐私和安全措施对于安全和尊重地处理个人数据至关重要,并制定明确的数据使用和存储协议。 准确性、可靠性和道德考虑:个人数字助理必须准确理解和处理微妙的人类语言,以防止误解。自治、监控和工作岗位流失等道德问题也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人工智能和调整社会政策调整。 包容性和偏见预防:使用包含各种语言、方言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数据集来开发这些助手至关重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它们为所有用户提供访问和功能是公平的。 未来每个人都拥有个人数字助理的潜力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维度,这种交互更加直观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这个未来有望提高效率、增强可及性和扩大包容性,但它带来的挑战需要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正面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对话式计算的潜力,为未来铺平道路。在这个未来当中,我们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具有道德基础,能够使社会普遍受益。 本文作者:Thong Nguyen,微软工程师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人工智能聊天系统全球每月访问量超20亿次 Read More »

霍金生前留下三个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预言,每一个都让人害怕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黑洞物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等研究领域,他都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他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宇宙中的奥秘,不幸的是,2018年3月14日,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霍金生前曾经多次对人类的未来表示了关切,并留下了三个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预言,这些预言每一个都令人深思,甚至是让人害怕。他指出,人类在未来会面临以下三种威胁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不将其重视起来,那人类文明就可能在宇宙中消亡。 一、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恶化 尽管现在的地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但这样的情况并不会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会恶化到人类无法生存。 霍金认为,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以及人类的战争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活动,都在让地球的自然环境慢慢地恶化,地球的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正在上升,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极端天气正在增多,资源正在枯竭,他提出预言称,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地球将在2600年变成一个高温的“火球”,再也无法容纳人类的生存。 所以霍金建议,人类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促进和平,避免发生核战争。他甚至还提议,人类应该在地球之外建立其他的居住地,例如月球或火星,以备不时之需。 二、人工智能 霍金是一个对人工智能高度警惕的人,他曾经说过,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也可能是人类最后的发明。他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人工智能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控制和监管,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灭顶之灾。 霍金曾经预言,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会人类还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发展出自我意识,进而与人类的利益发生激烈的冲突,而在这种情况下,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就有可能抹去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存在。 三、外星文明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对于这个问题,霍金一直持肯定的态度,他生前甚至还参与过一个名为“突破聆听”(The Breakthrough Listen)的科学项目,其目的正是搜索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发来的信号。 不过对于外星文明,霍金也持有高度警惕的态度,他认为宇宙中很可能存在着不少比人类更加先进的外星文明,但我们并不能保证这些外星文明都是善良的,所以他提出预言称,如果人类贸然在宇宙中暴露自己的位置和信息,那等待人类的,有可能就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关于这一点,霍金甚至还给出了这样一种假设,即:一个科技发达的外星文明耗尽了自己母星的资源,随后不得不在茫茫的宇宙中四处漂泊,他们一直在寻找一颗宜居的星球然后占领它,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接收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 所以霍金建议,人类在寻找外星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自我保护,就算人类未来接收到了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也应该保持沉默,在科技足够发达之前,人类都不应该在宇宙中暴露自己的位置和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日子里,人类其实已经向宇宙深空发射了多条携带着地球信息的无线电信号,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1974年,这些信号一直在以光速前进,而现在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其收回。这些信号在未来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现在谁也不知道,假如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文明,那我们只有希望,收到这些信号的外星文明是善良的。 小结: 可以看到,以上霍金所预言的,都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也是他对人类充满善意的提醒,所以我们也应该认真地对待,积极地采取行动,并以此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从而使人类文明能够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持续地生存和发展。 资源:众播生活 https://shorturl.at/hrHR3

霍金生前留下三个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预言,每一个都让人害怕 Read More »

全球经济即将实现软着陆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正迈向软着陆,但增速仍然缓慢,未来可能出现波动。 全球经济正缓慢、稳健地增长,即将实现软着陆(2024年增长率为3.1%,2025年为3.2%)。 通货膨胀率正在下降,但与疫情前水平相比,经济增长仍然疲软。 能源危机正在缓解,现行的财政措施应逐步取消。 央行面临双向风险。例如,央行既要避免过早放松政策,又要及时推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乌云开始散去。全球经济开始进入实现软着陆的最后阶段,通胀稳步下行,增长得到巩固。但经济扩张的步伐仍然缓慢,未来可能会出现动荡。 去年下半年,由于需求和供给因素支撑了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全球经济活动呈现出韧性。在需求方面,尽管货币环境紧缩,但私人和政府支出增强,维持了经济活动。在供给方面,尽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再度加剧,但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供应链的修复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都起了有益的作用。 这种韧性将延续下去。根据我们的基线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稳定在3.1%,较我们去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明年增速将小幅升至3.2%。 但仍存在重要的分化。我们预计美国和中国的增长将放缓——在美国,紧缩货币政策仍在对经济产生影响;在中国,消费和投资疲软继续拖累经济活动。欧元区在2023年面临挑战,当时能源价格高涨和紧缩货币政策限制了需求,目前预计其经济活动将略有回升。其他很多经济体继续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巴西、印度和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正在加速。 通胀持续下降。除阿根廷外,全球总体通胀今年将降至4.9%,较我们去年10月的预测值(也不包括阿根廷)下降了0.4个百分点。核心通胀(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也呈下降趋势。发达经济体今年的总体和核心通胀平均约为2.6%,接近央行的通胀目标。   随着前景改善,风险已经减轻并处于平衡状态。从上行方面看: 通胀的下降速度可能比预计的更快,特别是如果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进一步缓解、短期通胀预期持续下降,从而使各国央行能够更早放松政策。 各国政府宣布的2024-2025年财政整顿措施可能会推迟,因为今年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选举年,许多国家面对的要求扩大公共支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可能会提振经济活动,但也会刺激通胀,并导致今后更有可能发生扰动。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快速进展可能会促进投资并推动生产率快速增长,尽管这对劳动者来说构成了一个重大挑战。 从下行方面看: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再度加剧(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可能会引起新的大宗商品和供应扰动。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因为红海袭击改变了非洲周边的货物运输路线。尽管扰动情况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限,但局势仍然不稳定。 核心通胀可能会更加持久。相对于服务价格,商品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实现调整的方式可能是服务部门的通胀以及经济总体通胀都持续更长时间。工资的走势(特别是谈判工资仍在上涨的欧元区)可能会加剧价格压力。 市场似乎对很快降息的前景过于乐观。如果投资者重新评估他们的看法,长期利率将会上升,从而给政府带来新的压力,要求它们更快地实施财政整顿,这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 政策挑战 在通胀消退、增长保持平稳的环境下,现在是评估现状和展望未来的时候了。我们的分析表明,近期的通胀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下跌,而不是经济活动收缩。 由于货币紧缩通常通过抑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货币政策发挥了什么作用?答案是,货币政策通过另外两个渠道起了作用。首先,快速的政策收紧有助于让民众和企业相信高通胀不会持续下去。这防止了通胀预期持续上升,从而帮助抑制了工资增长,并减轻了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的风险。其次,各国收紧政策的行动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同步性,这降低了世界能源需求,从而直接降低了总体通胀。   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各国央行现在面临双重风险。央行必须避免过早放松政策,因为这会损害来之不易的信誉,并导致通胀反弹。但在建筑业等对利率敏感的行业,有迹象显示压力正在增大,并且,贷款活动已明显下降。及时推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同样重要,通胀正在稳步下降的几个经济体已经开始这样做。如果不能及时恢复政策常态,经济增长将受到损害,通胀可能降到目标水平以下。 我认为,在美国,通胀似乎更多地由需求驱动,因此需要关注第一类风险,而在欧元区,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特别大,因此需要更多地管理第二类风险。在这两种情况下,实现软着陆可能都不容易。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应对不断上升的财政风险。多数国家在走出疫情和能源危机后都面临更高的公共债务水平和借款成本。降低公共债务和赤字将为应对未来的冲击提供空间。   鉴于能源危机已经过去,各国应立即着手取消目前仍在实施的旨在应对能源价格高涨而推出的财政措施。但还需采取更多措施。危险是双重的。最紧迫的风险是各国行动不足。财政脆弱性将不断加剧,直到发生财政危机的风险迫使各国付出巨大代价,实施突然而破坏性的调整。另一种风险(一些国家已经面临这种风险)是,为了让市场相信政府的财政清廉,采取了过多、太快的行动。这可能损害增长前景。这也将使应对气候转型等迫在眉睫的财政挑战变得更加困难。 那么,该怎么做呢?答案是,稳步实施财政整顿,第一步意义重大。仅仅对未来调整作出承诺是不够的。在实施第一步整顿的同时,还应具备一个经过改进、有效执行的财政框架,从而保证今后的财政整顿工作既有足够规模又有可信度。随着货币政策开始放松、经济增长恢复,采取更多行动应该会变得更加容易。这个机会不应该被浪费。 新兴市场一直很有韧性,增长强于预期,外部状况稳定,这部分得益于货币和财政框架的改善。然而,各国之间的政策分化可能会引起资本外流和货币波动。为此,各国需要根据我们的综合政策框架加强缓冲。 除了财政整顿之外,重点应该回到中期增长上。我们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仍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各国需要加快步伐以应对世界面临的诸多结构性挑战:气候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生活水平。 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改革缓解经济活动受到的最大约束,例如治理、商业监管和对外部门改革,将有助于释放生产率增长潜力。此外,各方应采取措施减轻地缘经济割裂,例如,消除阻碍不同地缘政治集团之间贸易流动的贸易壁垒,包括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的低碳技术领域,这也会促进更强的经济增长。   我们应当努力使我们的经济在更大程度上保持互联互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携起手来,解决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多边合作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最佳途径。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例如最近将IMF的永久资源增加50%)是值得欢迎的。 本文作者: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 编辑:王灿 资料来源:https://shorturl.at/EPY19

全球经济即将实现软着陆 Read More »

10种将在未来消失的工作,和10种需求将大增的职业

世界被新冠疫情颠覆的时代,工作不再稳定,一些行业也将因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而消失。未来预计将被淘汰的10种行业,和未来最有前景的10种行业有哪些? 新冠疫情给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这并不是影响就业保障的唯一因素。 澳大利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Aligned Tribe的创始人Amy Smith表示:“随着经济衰退、人工智能兴起,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作性质无疑将被改变。没有人能真正拥有工作保障,如果还坚持躲在舒适区,抱着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心态,才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对于未来将消失的工作和需求将崛起的行业,Amy又有哪些给管理者和员工们的建议? 未来将消失的10种工作 管理人员 会计师 律师 零售销售人员 银行出纳员 快递员和邮政服务人员 旅行社人员 工厂装配工 司机 农民 人工智能虽然仍在发展阶段,但不少劳动密集型工作,将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预测,到了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将为全球增加1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虽然科技的进步能为公司带来价值,但也将影响公司的人力资源。 牛津经济学(Oxford Economics)的一项研究预测,到了2030年,美国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去超过150万个工作岗位。在中国,这个数字已超过1,100万。而对于欧盟来说,近200万人将被机器人取代。 Amy分享:“就业机会将发生变化,毕竟科技进步是无法避免的。有些工作或许会过时,但不意味着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也会过时。” 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预测,到了2030年,60%的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随之而来的是新创建的角色。 她说:“你现在可以做无人机经理、搜索引擎优化专家,甚至是首席聆听官。这些都是10年前不曾存在的工作。对面临自动化而失业的高风险人群来说,需要注重的,是可转移的职业技能。在未来的工作新时代,员工们不再只想做个微不足道的打工人,了解这一点的公司将可突围而出。 当传统职位在未来被淘汰时,你务必得将自我技能提升,以过渡到新的工作岗,通过展现你你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来为公司增加价值。” Amy也建议:“随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场所采用人工智能,高管们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即是如何将员工们与这些技术联系起来。”   未来需求将增加的10个工作岗位 网络安全 数据科学家 老年护理人员和看护人员 卫生专业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 用户体验设计 机器人工程 数字营销 可持续发展专家 城市规划师 1914年,美国的汽车公司亨利·福特(Henry Ford)成了第一批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的企业,而这种延续了数十年的工作制度,将在未来发生巨大的变化。 Amy解释道:“未来需求最高的工作,不仅受到技术因素的驱动,还受人口因素的影响。” 她认为随着职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员工提高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人们如果希望在未来能有工作保障,就要精通数字技术,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企业优先考虑的技能。”   《CEO杂志》国际中文版: https://theceomagazine.cn/business/disappearing-jobs-in-future/

10种将在未来消失的工作,和10种需求将大增的职业 Read More »

50岁就被公司逼退…从失望离去到重回职场 她再学到宝贵一课

现今时代必须提早规画第三人生 她那时才刚过五十岁,所以没有答应,然而,在那之后公司又多次询问她是否要退休。起初只是试探而已,后来就越来越令人不舒服。当时正逢母亲病倒,必须经常回遥远的家乡帮忙照料,心里也一直在犹豫,是否要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妈妈。   想不到的是,连小她十岁的年轻同事也被公司要求退休。年过半百的人被裁员还可以理解,但青壮年纪的人竟然也不例外,人生才刚要起步,尚有幼龄小孩要养的人也被列入裁员名单。她一方面错愕,一方面对公司大失所望,心想既然公司希望她离开,不如趁早做个了断,于是爽快地递出辞呈。   她的遭遇与我对社会的理解有很大的落差,过早的逼退现况也令我诧异。明明当事者还能工作,这个世代的退职年龄已经提前到如此地步了吗?难道社会是出于好意,要大家趁有能力规画第三人生时离职?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希望员工都是年轻人的行业中吗?   可以理解, 却难以接受 退出第一线的情况,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公司不会要求退休,却会把人调去窗边闲坐,或是异动到性质截然不同的单位,甚至分派大家都不想做或纯属劳力的工作。   我长久服务的单位,是公司员工从第一线退下来,准备退休的地方,所以我看过许多人离开第一线后的种种身影。我的感觉是,临近退休时,几乎所有人从第一线被异动到窗边做闲差时,工作意愿都会降低。 有位管理阶层的人在异动后就无心工作,还对部属说:「拜托你,我只想平安无事地在这里度过,有事情就帮我处理吧。」他等于是在宣称,再也不想认真工作了。   有些人则对陌生的职场环境感到害怕。不过也有少数人来到纳凉的单位反而精神奕奕,像有位仁兄知道自己离退休只剩两年,却依然每天谈笑风生,但不是他不肯做事,应该是说工作在躲着他……有难度的工作不会派给他。   有些人会安静地等待时间流逝,有事情发生时,他都一马当先,俐落地解决问题,然后又缩回自己的世界。他是个冷静稳重的人,判断力精准,从没有嫌弃过那份闲差。   是的,从第一线急转直下退居二、三线的时期,正是思索第三人生的时机。没有这段时间整理情绪,就会在离开第一线时心有未甘,不是满腔怒火就是唉声叹气。   人生开始走下坡时,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而在那之前,应该要对退休年龄有所自觉。   退休时最可怕的事 五年前,朋友K女士收到社长署名的「征求提早退休者」的信函。她的小孩都已离家独立,但故乡的父亲病倒,母亲无法独自承担照护费,因此她打算继续工作到退休年龄,拒绝退休。   三年后,她原以为可以继续努力到最后,不料到了一年半前,接到的不是信函,而是曾经身为同事的主管约谈。   她所受到的震撼,连她自己也无法置信。她算是幸运的,自始至终都待在同一家公司。离职之后,怎么办呢?她很惶恐。她总觉得这家「某某公司」是自己的后盾,在心理上与公司已经结为一体。   一旦离职,就失去了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某某公司」。真的没问题吗?她的自我认同摇摇欲坠,离开公司等于赤裸裸地曝露在人间。   然而,她可以切身体会前同事的立场和心情,毕竟他身为公司主管,不能不狠下心来劝退她。既然不是考虑自我认同的时候,那好吧,做个了断吧。她于是决定离职。   她接着拿出坚强的一面,立刻前往职业介绍所,一边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边找工作。 为了进入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行业,她报名政府补助的高龄教保员讲习会,上了十个月的课。日后她取得四、五家公司的面试机会,然后接受第二次面谈,获得三家公司录取,最后以教保援助员的身分,进入一家照顾幼儿的新公司,至今仍在那里就职。   虽然收入连前份工作的一半都不到,但她不后悔,因为可以重新开始,挥别使员工失去向心力和沟通意愿、气氛肃杀的前公司。   她笑着告诉我,自从重新就职,她就感觉到只待过一家公司的悲哀。因为有一阵子,不,直至如今还是,她在自我介绍时,依然然摆脱不了:「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的毛病。

50岁就被公司逼退…从失望离去到重回职场 她再学到宝贵一课 Read More »

你对工作感到倦怠吗?5个迹象告诉你

我们听说过很多创业者由于工作倦怠,最后坚持不下去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精疲力竭了。至少,在陷入崩溃之前,我们并没有采取任何自救的措施。 如果你想避免工作倦怠带来的问题,那麽就退后一步看看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一些迹象会表明你快要精疲力尽了。当你看到这些迹象时,你必须重新思考该采取什么措施才对。 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其他的人,工作倦怠绝不是好事。如果出现以下这些迹象,表示你可能快要产生倦怠了:   1.难以集中注意力 濒临工作倦怠的第一个迹象是难以专注于手边的工作。我有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当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我发现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去浏览脸书(Facebook)或藉由看书来逃避工作。 当你发现自己难以专注于手边的工作时,这可能是即将出现工作倦怠的迹象。很快,你就会觉得不想做任何跟工作有关的事情。   2.开始厌倦长时间工作 你刚开始创业时充满热情,对工作感到兴奋。现在你对于花时间工作感到厌倦。你希望有时间和朋友、家人在一起,你开始讨厌工作上的事情。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表示你已经出现工作倦怠的征兆,是时候该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线,同时安排一些休闲时间,放松自己,并且维系一下亲友间的关系。   3.很少有好心情 你的亲人是否感觉你有什么不对劲?你会经常发脾气吗?如果是这样,你可能有工作倦怠的征兆。当你总是对孩子大发雷霆,或对朋友发脾气时,表示工作让你感到压力很大。 如果你发现到,由于你长期心情不好,使得你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变得很紧张,这时候你可能是该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了。   4.你觉得工作已经占据了你的生活 当你濒临工作倦怠时,你会觉得工作占据了你的生活。你感觉除了工作什么都做不了。此时,你察觉到事情有点失控了。虽然你可能想成为一名企业家,但现实是你并不希望“工作”成为你生活中唯一的事情。如果“工作”是唯一的事情,那就表示你的工作与生活已经失去平衡,你可能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5.你的健康开始受到影响 最后,如果你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你很可能是工作倦怠。压力大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由于工作占据了你的生活,你可能会睡眠不足,这样就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出现了这些工作倦怠的迹象,可能是时候该休息一下了。研究表明,过度工作会引发各种问题,并且影响你的领导能力。 适时的休息可以帮助你避免工作倦怠,让你从新振作精神,恢复到正确的状态,做出更好的决策,为公司面临的挑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你对工作感到倦怠吗?5个迹象告诉你 Read More »